2025年,江苏集萃药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药康生物”)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在业务拓展方面取得一定成效,营业收入实现增长,但净利润却出现下滑。本文将对药康生物2024年年报进行详细解读,分析各项财务指标变化背后的原因,为投资者提供全面的信息参考。
关键财务指标分析
营业收入:稳健增长,业务拓展见成效
2024年,药康生物实现营业收入686,837,009.60元,较上年同期的622,186,991.12元增长10.39%。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国内新产能的释放以及海外市场的拓展,各业务条线均呈现稳健增长态势。从业务板块来看,商品化小鼠模型销售收入为400,243,447.93元,同比增长9.00%,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为58.32%,依然是公司业务收入的主要来源;功能药效业务收入为151,378,168.26元,同比增长14.59%,增速较为显著,主要原因是公司小鼠品系库的丰富、服务体系的完善以及客户需求的增长。
业务板块 | 2024年营业收入(元) | 2023年营业收入(元) | 变动比例(%) |
---|---|---|---|
商品化小鼠模型销售 | 400,243,447.93 | - | 9.00 |
功能药效 | 151,378,168.26 | - | 14.59 |
定制繁育 | 85,149,949.74 | - | 8.00 |
模型创制 | 33,613,292.97 | - | -3.36 |
代理进出口及其他 | 15,890,693.12 | - | 80.52 |
净利润:短期承压,多因素致下滑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9,819,819.30元,较上年同期的158,914,063.14元减少30.89%。这主要是由于公司目前仍处于业务扩张期,持续加大海外市场开拓力度、生产人员扩招以及新产能投产后折旧摊销增加等因素,致使公司利润短期承压。
扣非净利润:同步下降,核心盈利受影响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75,743,097.97元,较上年同期的107,180,879.68元减少29.33%。与净利润变动趋势一致,反映出公司在剔除了非经常性损益后,核心经营业务的盈利能力同样受到了业务扩张带来的成本增加等因素的影响。
基本每股收益:随净利润下降
基本每股收益为0.27元/股,较上年同期的0.39元/股减少30.77%。基本每股收益的下降主要是由于本期公司净利润下降所致,与净利润的变动趋势相符,体现了公司盈利能力的减弱对股东收益的影响。
扣非每股收益:相应下滑
扣非每股收益同样出现下滑,具体数据虽未在报告中单独明确列示,但结合扣非净利润的减少以及股本未发生变化等情况,可以推断扣非每股收益也随之下跌,进一步表明公司核心业务的每股盈利水平有所降低。
费用分析
销售费用:大幅增长,海外拓展驱动
销售费用为107,148,190.94元,较上年同期的82,221,706.77元增长30.32%。这一增长主要是由于销售人员尤其是海外销售人员的增加,导致人员薪酬相应增加。公司积极开拓海外市场,组建了约40人的海外BD团队,随着海外业务的拓展,销售费用的上升是为了支持市场推广和客户服务等活动,以提升公司在海外市场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管理费用:稳步上升,产能扩增致成本增加
管理费用为132,536,070.83元,较上年同期的117,387,793.01元增长12.90%。增长原因主要是随着公司产能扩增,生产性生物资产后续支出增加。公司在国内多地运营大型生产设施,产能的扩大带来了管理成本的上升,包括对生产设施的维护、管理以及生物资产的后续投入等方面。
财务费用:利息收入减少致变动
财务费用为 -11,582,819.49元,上年同期为 -14,232,534.09元。财务费用的变动主要是由于大额存单到期利息收入减少所致。虽然财务费用仍为负数,表明公司整体利息收入大于利息支出,但利息收入的减少使得财务费用的负数绝对值变小。
研发费用:略有下降,仍保持高强度投入
研发费用为87,133,668.26元,较上年同期的96,596,693.73元减少9.80%。尽管研发费用有所下降,但公司维持高强度研发投入的态势不变。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野化鼠计划”“无菌鼠及悉生鼠计划”“药筛鼠计划”“斑点鼠计划”等多个研发项目,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3.73%,仅较上年减少1.80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的结构中,职工薪酬、直接投入等依然是主要组成部分。
费用项目 | 2024年(元) | 2023年(元) | 变动比例(%) |
---|---|---|---|
销售费用 | 107,148,190.94 | 82,221,706.77 | 30.32 |
管理费用 | 132,536,070.83 | 117,387,793.01 | 12.90 |
财务费用 | -11,582,819.49 | -14,232,534.09 | - |
研发费用 | 87,133,668.26 | 96,596,693.73 | -9.80 |
研发人员情况分析
人员数量与占比上升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228人,较上期的206人有所增加,研发人员数量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从13.68%上升至14.45%。这表明公司重视研发团队的建设,通过增加研发人员来提升公司的创新能力,以满足市场对创新模型的需求。
薪酬情况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为5,163.88万元,较上期的5,004.02万元有所增长。然而,研发人员平均薪酬从24.29万元降至22.65万元。这可能是由于公司在扩大研发团队规模时,新招聘了一些相对年轻或经验相对较少的研发人员,导致平均薪酬有所下降,但整体薪酬支出的增加仍显示公司对研发人员的投入在加大。
年份 | 研发人员数量(人) | 研发人员占比(%)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万元) | 研发人员平均薪酬(万元) |
---|---|---|---|---|
2024年 | 228 | 14.45 | 5,163.88 | 22.65 |
2023年 | 206 | 13.68 | 5,004.02 | 24.29 |
现金流分析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减少,政府补助影响大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0,314,259.53元,较上年同期的116,570,535.51元减少22.52%。主要原因是本年度收到的政府补助减少。虽然公司业务收入实现增长,但政府补助的减少对经营活动现金流入产生了一定影响。此外,公司在业务扩张过程中,可能也增加了一些经营活动现金支出,如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以及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等。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大幅变动,建设投入调整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8,892,844.01元,上年同期为 -18,609,783.41元。本期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由负转正且大幅增加,主要是本期较上期建设投入减少所致。公司在前期进行了较多的产能建设等投资活动,随着部分项目的推进或完成,本期建设投入减少,使得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减少,从而导致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大幅增加。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由正转负,回购分红影响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108,944,763.94元,上年同期为39,290,790.39元。这一转变主要是由于本期股票回购及现金分红增加。公司进行股票回购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以及增加现金分红,导致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大幅增加,使得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由正转负。
现金流项目 | 2024年(元) | 2023年(元) | 变动比例(%) |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90,314,259.53 | 116,570,535.51 | -22.52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158,892,844.01 | -18,609,783.41 | -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108,944,763.94 | 39,290,790.39 | - |
风险因素分析
技术相关风险
- 技术秘密泄露风险:公司在基因工程小鼠模型构建等方面掌握核心技术,部分以商业秘密形式保护。若保密制度执行不力,核心技术泄露可能影响公司研发、生产和经营。
- 技术升级迭代风险:随着分子生物学发展,可能出现更高效基因编辑技术。公司若不能及时掌握并应用,或技术转化成果不佳,将对业务产生不利影响。
- 新产品研发风险:实验动物小鼠模型行业需紧跟前沿,公司若因战略规划失误、研发成本高等无法及时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模型,可能导致市场先发优势丧失、销售收入增长缓慢或下降。此外,“真实世界动物模型研发及转化平台建设项目”研发难度高,临床应用场景不明确,若研发失败,将对公司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经营风险
- 海外市场开拓不及预期风险:公司海外市场销售经验相对不足,主要竞争对手已建立成熟销售渠道,尽管公司品系数量有优势,但海外知名度较低,存在海外市场开拓不及预期的风险。
- 生产运营风险:小鼠模型生产依赖良好屏障环境和严格繁育管理,设施损坏或操作不规范可能导致动物感染,影响生产经营。
- 基因遗传变异风险:以近交系小鼠构建模型时,虽定期监测,但仍可能出现遗传污染、漂变或突变等情形,影响公司研发、生产和经营。
- 原材料质量风险:实验动物小鼠模型生活在特定环境中,原材料需符合国家标准,否则可能影响动物健康和产品质量。
- 管理风险:公司业务范围扩大,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日趋复杂,内部控制面临挑战,综合管理水平若不能适应变化,将对公司未来经营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财务风险
- 应收账款坏账损失风险: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为38,395.48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8,470.19万元。虽然一年以上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占比较上年略有下降,账龄结构相对健康,但随着营业收入增长,若客户经营状况恶化,公司可能面临应收账款坏账风险。
- 税收优惠政策风险:公司及其子公司享受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等税收优惠政策。若政策变化或公司未来无法被继续认定为可享受税收优惠的企业,将对公司未来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 毛利率下降风险: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为62.02%,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但毛利率受产品销售价格、原材料采购价格、人力成本等多种因素影响,未来若这些因素发生重大不利变化,或低毛利率业务收入占比提升,公司毛利率将面临下降风险,影响盈利能力。
- 政府补助依赖风险:公司经营业绩一定程度上依赖政府补助。若未来政策变化,公司不能持续获得政府补助,可能对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 汇率波动风险:公司海外销售以外币结算,随着海外销售规模扩大,外币结算金额增加,人民币汇率变动将引起产品售价波动,产生汇兑损益,影响公司经营业绩。
行业风险
- 市场规模及发展风险:目前公司所处细分市场规模相对较小,受到国家基础科学研究经费投入、创新药物开发市场景气程度、基因工程技术迭代水平进步等多重因素影响,未来发展存在不确定性。若公司未能充分挖掘商业需求并拓展应用场景,将面临发展空间受限的风险。
-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近年来动物模型产业发展迅速,市场竞争加剧。若公司不能持续开展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可能面临产品服务价格承压、行业地位削弱、经营业绩下降的风险。
宏观环境风险
公司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并布局本地化产能,未来国际政治形势、经济环境、贸易政策若发生重大变化,可能对公司海外业务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高管报酬情况分析
董事长报酬
董事长高翔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275.47万元。作为公司的核心领导人物,高翔在公司的战略规划、业务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报酬水平与公司的经营管理责任相匹配。
总经理报酬
总经理赵静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134.64万元。总经理负责公司的日常运营和管理工作,其报酬体现了对其管理工作的回报,同时也反映了公司对管理层的激励机制。
副总经理报酬
董事兼副总经理李钟玉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109.78万元;副总经理王韬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91.20万元。副总经理们在各自分管的业务领域承担重要职责,其报酬水平与所负责的工作和贡献相关。
财务总监报酬
财务总监徐崇博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154.82万元。财务总监负责公司的财务管理和风险控制等重要工作,其报酬反映了该职位在公司运营中的重要性。
总体来看,药康生物2024年在业务拓展上取得了一定成绩,营业收入实现增长,但净利润下滑以及面临的多种风险因素值得投资者关注。公司在未来发展中,需在持续创新和市场拓展的同时,加强成本控制和风险管理,以提升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