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再引争论,但格力难道真的需要换人了?

01

在4月23号,格力电器发布公告,董明珠再次当选格力董事长,再干三年。

同时,伴随着这个消息一起出圈的,还有董明珠在临时股东大会现场说的“绝不用海归派,里面可能有间谍”的间谍论。

这一开口不要紧,不仅引来了众多主流媒体乃至官媒的批评,顺便还把自己送上了热搜,引来舆论一片哗然。

很多评论也在说,格力应该换人了,71岁的董明珠跟不上时代了,怎么还贪恋着位置不放,是格力的负资产等等。

02

老实讲,这几年董明珠上的热搜不少,但大多数时候都是负面消息,这也跟董明珠一贯直来直往、非常强势的性格有关。

从创始人IP的角度上来说,这样的性格就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能带来巨大的关注,创造很多不一样的观点,很多媒体和镜头也喜欢跟随这样的IP,捕捉素材。

但这也导致大家更关注那些猎奇,冲突的观点,也让创始人IP会有一种路径依赖,好像把话讲的平和一点、正常一点的观点没人关注。

像董明珠的间谍论,我们问了股东会在场的人,

董明珠本来是在回答现场投资人对于人才培养的提问。

第一点其实讲的非常好,她说:“不以年龄和资历来衡量人才行不行,哪怕今年90岁,你要是能干我也可以用你,今年20岁,你优秀我也可以用你。”

结论是“年轻化”的关键是思想与精神要保持年轻。

第二点的结论其实也不能说错,董明珠实际上在说,更愿意选择国内高校培养出的人才。

但是,得出这个结论的过程转了个大弯,一下子跳到海归、间谍上去了,也不知道董大姐是不是最近看新闻看多了,一顺口就讲出来了。

董明珠一讲完,现场都在笑,可能大家都当董明珠临时开个小玩笑,她自己也在笑,

但是,这些话一播出去,那可没人会像我们一样把整个过程完整的讲出来,在这个流量时代,大家当然是选择董明珠这段话里最劲爆的间谍论了。

所以,很多时候,不管创始人IP是在做内容,还是在公众场合讲话,都不要一心只想呈现自己的观点,顺口就把自己觉得有价值的话讲出去了,也不在乎其他人的感受。

这种表达可能最终的结论是正确的,但过程会充满教导感,反而引起大众的反感。

像董明珠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之前,董明珠是我们很多创业者、经营者佩服的女强人,但这几年眼看着董明珠在舆论上的口碑和光环一点点滑落下去了,确实也是一个遗憾。

03

当然,这不代表就像很多人说的,董明珠都71岁老太太了,跟不上时代了,格力应该换人了。

每次看到这种言论,我总感觉大家是不是把管理一家庞大的千亿企业想得太简单了,对董明珠的能力看的太轻了。

董明珠从1990年就从格力基层的销售开始做起,在1992年,她在安徽的销售额突破1600万,一个人占到整个公司的1/8,也多次被公司派到完全陌生的市场,然后不断开疆扩土。

1994年,格力内部出现危机,部分骨干业务员被挖角,董明珠经受住诱惑,坚持留在格力,被全票推选为公司经营部部长。

随后也是一路开挂一般创造销售增长的奇迹,巅峰时期的董明珠,一个人就占到了整个格力20%的销售额。

到了管理岗位上,董明珠也开创空调行业“先款后货”、“淡季返利”的销售模式,创造了中国第一家由厂家和商家联合组建的品牌销售公司。

在2012年正式担任格力电器的董事长之后,格力也是一路上升,在2019年之前,格力营收从千亿规模突破到2000亿大关,利润增长了将近3倍,从74亿增长到了262亿。

这期间格力的增长,既得益于中国蓬勃发展的房地产市场对家电的需求,也得益于格力在空调领域的产品技术积累和渠道策略。

董明珠确立了格力在空调市场龙头品牌的地位,让格力在白色家电巨头中始终拥有最强的品牌溢价能力和盈利能力。

当然,在2019年之前,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董明珠在格力电器扮演的是一个职业经理人的角色,长期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战略方向。

2019年,格力集团同意出让股份,高瓴资本入局,帮助格力电器完成了混改。

当然,高瓴资本并不过问格力电器的经营,甚至连股东会、董事会也不参加,用高瓴资本张磊的话来说,那就是一切都拜托和相信董大姐了。

所以,格力电器的股权变得高度分散,但不管是背后的资方、经销商,还是管理层三方股东都愿意跟董明珠签署一致行动人协议,把实际运营权完全交给董明珠和管理团队主导。

在履历和能力上,董明珠给格力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把格力带到2000亿营收的庞大企业,也让她在格力内部形成了强大的影响力。

在IP上,董明珠把格力打造成了“格力=空调”,类似于“品牌=品类”的市场认知,她的IP也跟格力品牌深度捆绑,成了格力最好的代言人和企业家IP,没有之一。

在内部管理和股权制度上,更是天然决定了董明珠的地位,特别是大股东是私募股权的投资者,他们纯粹以利益为主,没有确定性的回报,他们可以随时撤资退出,他们看中的就是董明珠。

而且,根据奥维云网的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白电市场零售额2319亿,同比下滑7%,空调市场全渠道零售量同比下滑11%,零售额1114亿,同比下滑14.5%。

在整个行业都衰退的情况下,格力2024年上半年,营收虽然只微增了0.5%,但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141.36亿,同比增长11.54%,盈利能力依然在线,而且,也舍得分红。

事实上,从2019年以来,格力历年的净利润都能保持在200亿以上,也始终坚持分红回报股东。

这也是为什么股东们一次又一次把最关键的位置交给董明珠的原因。

所以,实事求是的说,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换了谁,可以得到格力经销商、管理层、资方各个股东的一致信任?可以完全掌控和管理好一个营收超过2000亿的庞大企业呢?

谁还可以在行业衰退的情况下,保持住公司的利润,给股东带来回报呢?

所以,网上的评论只要凭自己的喜好就可以随意发言,但商业要考虑的多了,终究还是要看现实的。

04

当然,格力这些年也存在不少的问题,比如说极其依赖空调这个单一品类业务。

虽然格力在绿色能源、芯片、精密模具、智能装备、工业制品、工业机器人做了很多努力。

但在2024上半年,空调依然占据了格力78.14%的营收,多元化的努力收获甚小。

同时,格力复杂的股权体系和管理模式让“接班人”这个人选变得异常艰难。

这个接班人不仅要有极强的能力,在投资履历、管理资历,个人人脉关系上还要拥有丰富的经验和资源,也就是开拓精神要强,同时要能吃苦耐劳,脾气还要好,还要具备管理超大制造企业的能力。

这种人是极其稀少的,就算找到了,别人愿不愿意来接手,还很难说。

所以,如果一个系统能够正常的运行,即使有一些问题,那也是非常正常的情况,如果出了问题就动不动要换人,甚至要把领头羊换了,那才是不可理喻的事情。

董明珠对格力这艘大船来说,依然是一个定海神针的存在,她可能偶尔会跑偏,但不妨碍这艘大船保持稳定的航行,但换了别人,搞不好就存在翻船的风险。

其实,对于很多中国企业来说,这样的问题都是一样的,

所以,我想换人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更重要的换思想,换方式,跟这个视播时代和AI时代保持同频共振。

就像董明珠自己说的,年轻化的关键,是思想与精神要保持年轻,跟年龄无关。

责任编辑 | 罗英凡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