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A股三大股指低开低走,全天保持震荡下行态势,截至收盘,沪指跌1.18%报3573.21点,深成指跌1.73%报11009.77点,创业板指跌1.66%报2328.31点,科创50指数跌1.01%报1047.87点;全天成交1.96万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909亿元,全市场近4300股下跌。
辅助生殖概念延续强势
昨日,辅助生殖概念延续强势,阳光乳业、安正时尚走出3连板,共同药业、汉商集团涨停。
点评:消息面上,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北京市关于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工作措施》。其中提到,合理确定产科服务价格水平,将适宜的分娩镇痛及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并适时调整相关医保支付政策。
AI硬件股持续走高
AI硬件股集体走强,中际旭创、新易盛再创历史新高,联特科技、天孚通信等个股跟涨。
点评:消息面上,META第二季度营收475.2亿美元,同比增长22%,预估448.3亿美元,净利润183.37亿美元,同比增长36%,受此利好刺激Meta美股盘后涨幅扩大至10%。此外,英伟达昨晚股价再创历史新高。
液冷服务器板块拉升
液冷服务器板块拉升,英维克走出2连板,冰轮环境、川环科技涨停。
点评:天风证券研报指出,从GB200到GB300,预计Socket方案将带动整柜价值量由60万元提升至70万元+,其中冷板、快接头价值量变化最大——预计冷板用量将由GB200的45片提升至GB300的108片,快接头将由GB200的108对提升至GB300的216对。
创新药概念股活跃
南新制药、奇正藏药、汉商集团涨停,海特生物、安科生物等跟涨。
点评:消息面上,石药集团宣布与美国生物制药公司Madrigal Pharmaceuticals达成重磅授权协议,将其口服GLP-1受体激动剂SYH2086的全球开发、生产及商业化权益授予后者,交易总价值最高可达20.75亿美元。兴业证券指出,2025年成为中国创新药海外爆品爆发的元年,对外授权交易不断刷新纪录。预计今年产业趋势带来的投资机会大于2020~2021年。
焦点
“达链”龙头集体跳水
沪指罕见跌穿10日线
7月31日,大盘午后加速下探,创业板指振幅较大,沪指在6月24日收复3400点以来首次收于10日线下方。
昨日13点前后,多家媒体先后报道:近日,英伟达算力芯片被曝出存在严重安全问题。此前,美议员呼吁要求美出口的先进芯片必须配备“追踪定位”功能。美人工智能领域专家透露,英伟达算力芯片“追踪定位”“远程关闭”技术已成熟。为维护中国用户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依据《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有关规定,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于7月31日约谈了英伟达公司,要求英伟达公司就对华销售的H20算力芯片漏洞后门安全风险问题进行说明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仅仅几分钟后,上午还逆势走强的英伟达产业链个股,纷纷快速走弱。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创业板的几只权重股(如中际旭创、新易盛、胜宏科技等),股价刚创下历史新高,很快就开始集体跳水。这也导致了一度上涨0.56%的创业板指快速翻绿,且跌幅持续扩大。
与此同时,少部分活跃资金,反手切换至“国产替代”方向。比如,寒武纪在这一时段,分时走势就与上述AI算力股明显不同;华为算力概念尾盘也有逆势拉升。
但客观来说,上述消息发酵后,早盘领涨的板块(主要是AI硬件方向),整体仍呈回落走势,说明市场情绪开始整体出现了退潮。
有分析认为,在约谈消息曝出之前,除了AI硬件与创新药两大热点外,其余题材几乎全线调整,其中钢铁、油气等周期股跌幅居前。
约谈消息传出后,AI硬件方向虽有回落,但领涨格局未有太大变化。
因此,在市场延续震荡调整结构下,应对重点仍应紧密围绕着核心的热点展开,并寻找一些延伸性补涨机会。
后市
沪指3600点上下徘徊
上攻还需哪些条件?
4月7日,A股大跌,随后开始震荡走高。4月8日至今的79个交易日,沪指期间累计涨幅为16.57%,创业板指累计涨幅超过33%。
“当前更接近结构性行情,后续是否迎来牛市还有待观察。”格上基金研究员毕梦姌认为,牛市确认需满足三大条件:
一是资金面的支撑,需看到公募基金发行放量、两融余额突破1.8万亿元等增量资金入场信号。当前7月新基金发行创年内新高,但主动权益基金占比仍偏低,显示资金入市节奏偏温和。
二是基本面的稳固,企业盈利增速需进入上行周期。尽管6月工业企业利润降幅收窄,但消费复苏率仍较平缓,科技板块业绩兑现度存在分化。
三是市场结构均衡。牛市需要全行业普涨,而当前领涨板块集中在TMT(科技、媒体和通信)、机器人等少数赛道,银行、地产等权重板块持续低迷,显示市场仍处于“存量资金博弈”阶段。
“当前核心风险点在于估值与业绩的错配压力,以及内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毕梦姌提醒,科技股估值已透支部分预期,若后续产业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可能引发估值回调。另外,美联储政策转向节奏存疑。尽管市场预期2025年降息50个基点,但美国核心PCE通胀仍高于3%,若降息幅度低于预期,可能压制全球科技股估值。
“指数目前处于关键压力位附近,成交量也未能持续有效放大,市场多空分歧仍存。”恒生前海基金经理胡启聪认为,从短期来看,市场交易重心仍将沿着政策落地预期与中报业绩验证方向,7月底的政治局会议或成短期市场情绪的分水岭。建议持续关注科技、消费、高端制造、医药的产业趋势机会。
富荣基金表示,周期与蓝筹板块受益于“反内卷”政策及水电工程万亿规模投资,在“供给侧+需求侧”的双轮共振下,市场对工业品价格的看涨预期显著抬升。但板块在上周出现明显加速,短期需注意风险。建议稳中求进,短期内高成长与“反内卷”板块可做适度轮换,行业重点关注成长赛道,如AI应用、半导体、医药等板块;“反内卷”政策受益板块,如电新、钢铁、有色等。
排排网财富研究员隋东认为,市场持续走强需要满足三个关键条件:一是成交量能持续有效放大,二是形成具有持续性的热点板块以带动赚钱效应,三是资金流入态势能够延续。
东方证券认为,创新药和AI产业链依然是主流投资品种,尤其是前者持续出现暴涨。国家政策鼓励医药企业拓展创新宽度和深度,实现差异化创新,为创新药行业发展提供政策保障,从而推动医药板块尤其是创新药板块上涨。总体来看,当前A股市场呈现持续震荡攀升态势,量能配合较为充沛,市场赚钱效应吸引增量资金入场,谨慎乐观情绪持续积聚,市场暂时没有转向风险,沪综指3600点附近震荡整固后仍有潜力拓展上升空间。
天风证券研报认为,亏损程度高、行业集中度高、老旧产能占比高、开工率高的细分化工行业,或将会更容易作为化工行业“反内卷”的突破口,以最短的路径实现目标。根据化工领域多维度数据筛选,纯碱、氨纶、染料(活性染料、分散染料)、煤化工(DMF、己内酰胺、辛醇、尿素、醋酸酯等)、聚氨酯(TDI、MDI)、钛白粉、有机硅等行业大类,同时满足至少2条筛选标准,建议高度关注。
相关
16天大涨近1200% 上纬新材停牌核查
7月30日晚间,上纬新材发布公告,因公司股票价格在2025年7月9日至7月30日期间多次触及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及严重异常波动情形,为维护投资者利益,公司将就股票交易波动情况进行停牌核查,公司股票于7月31日起停牌核查,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3个交易日。
上纬新材本轮股价大涨,主要与一则重组消息相关。此前,该公司称,智元机器人拟通过公司及核心团队共同出资设立的持股平台,以协议转让和要约收购的方式取得公司控制权,至少收购其63.62%股份。
在上述要约收购报告书披露后,上纬新材股价连续上涨,7月9日~7月22日实现了10个“20cm”涨停,7月28日再度涨停,成为A股2025年以来首只10倍股。截至7月30日收盘,其股价报92.07元/股,总市值为371亿元,年内累计涨幅已超1200%,涨幅居于A股之首。
上纬新材复牌后是涨是跌?投资者们看法不一。有人表示,停牌为过热的股价设置“冷静期”;有人称,炒作严重,复盘后将会暴跌;还有人表示,此前停牌核查的*ST广道、*ST宇顺等复牌后大涨,上纬新材应该也不会例外。
值得一提的是,上面提及的*ST宇顺这只处于退市边缘的“大妖股”,年内涨幅超400%,排在A股公司前列。而该公司股价大涨也与重组事项相关。
同时,*ST宇顺也是今年A股时隔许久后首家停牌核查公司。据了解,今年3月31日至5月20日,*ST宇顺股价一路走高,由4.51元/股攀升至14.54元/股,累计涨幅高达204.18%。随后,该股自5月21日起停牌核查,停牌时间为3个交易日。在5月26日复牌后,*ST宇顺连续两个交易日涨停,随后股价震荡走高。截至7月31日收盘,其股价报19.39元/股,总市值为54.34亿元。
本报综合金融界、每经新闻、国际金融报、证券时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