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0家校企成立跨区域联合体

本报讯(记者 何蕊)昨天,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同期活动——产教融合服务京津冀机器人协同发展活动上,“京津冀职业教育机器人专业人才共育三年行动计划”启动。三地近50家机器人龙头企业和职业院校将成立机器人领域跨区域联合体,共同开发课程、教材和数字化资源,共建实训基地和教学团队。到2027年,京津冀机器人领域跨区域高技能人才培养新生态将全面形成。

未来3年,京津冀三地将聚焦智能控制、系统集成与运维应用等机器人重点技术和关键岗位,共同设计一套可通用的职教人才培养方案。学校和企业将共同开发与该方案相匹配的系列模块化课程、新形态教材和数字化资源,搭建开放共享的教学资源库,提升机器人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三地校企还将整合产教资源,共建工业机器人智能运维中心、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工业机器人绿色算力中心、机器人装调检测中心等共享智慧型实训基地,搭建机器人应用场景,协同开展智能巡检机器人、焊接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和具身智能协作机器人等生产性实践项目,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

“京津研发、河北转化”的通道将畅通。三地校企将集成技术研发优势和专业特色,重点突破机器人智能焊接、机器人特种作业和智能机器人运维服务等关键技术,联合建设京津冀机器人应用技术研发中心、智能机器人服务中心,研发机器人领域创新产品,破解机器人产业发展中关键技术应用难题,推动科研成果落地转化,形成“研发-转化-应用”的良性循环。

该行动计划由北京市教委、天津市教委、河北省教育厅联合发布,由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北京科技职业大学、天津职业大学牵头实施。到2027年,三地将输出一批有影响、高水平、可推广的共享型教学资源和育人成果,有力支撑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

上一篇:财政部发文,幼儿园大班免保教费补助资金管理细节敲定
下一篇:价格操控还是简化招生程序?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