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家长痛恨孩子春秋假?

旅游业拍手叫好,家长却喊救命。

首图 | 乌兹别克斯坦/旅界实拍

领域 | 研学、旅行社、酒店

01

天,我的朋友圈里有两声音尖锐对立

是旅游从业者拍手叫好:秋假终于放开了,酒店、民宿、旅行社有新生意了。

另一则是不少家长语气里藏不住的无奈:孩子放秋假了,可我们上班怎么办?

事情的起因,其实是近日商务部等部门发布的一份政策文件——《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

在这份政策中,有优化学生假期安排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相应缩短寒暑假时间,增加旅游出行等服务消费时间的相关表述。

由此,春秋假这个原本只在北京等少数试点地区学校试行的概念,突然被全国范围关注到了

消息发布前后,广东、浙江、江苏等地积极响应,陆续公布了今年的秋假安排。

比如,今年浙江杭州城区的学校秋假安排为9月28日至30日,刚好连上国庆,构成超级长假江苏也明确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试行将五一前3个工作日、国庆前3个工作日分别设置为中小学春假和秋假

佛山、温州、宁波等地部分学校则将今年学生秋假设置在11月12-14日,错开高峰人流。

一石激起千层浪。

在鼓励错峰休假的大旗下,一些文旅企业看到了转机,尤其是酒店、亲子游、周边游从业者他们习惯了暑期的忙,也早已习惯了春秋季的冷

现在,秋假政策给了旅游从业者淡季回暖的希望。

但另一边,家长的声音却越来越刺耳。

“杭州秋假9月28日开始,家长也能提前放假陪孩子吗?

“秋假只放学生,家长只能请年假,谁来批?”

“孩子放假了没人管,只能拼命求老人支援。”

小红书上相关词条阅读量飙升,几张截图在家长圈疯传,核心诉求很明确要么全家放,要么别折腾。

不过,家长群体的分裂,也在这次秋假政策公布后展现得淋漓尽致。

也有一部分家长支持春秋假,认为孩子能在课业重压下适当喘口气,哪怕不能出行,也能在家恢复状态

但更多的声音却是质问为什么放假的是孩子,受累的却是父母?

旅游业在叫好,家长却在崩溃这让春秋假成为一个典型的双刃剑政策。

02

春秋假政策背后,旅游业者对于这一政策能顺利落地已经期待多年。

这些年,每到长假、小长假、暑期中国的热门景点几乎都要上演一次“人从众”盛况酒店、民宿房价被推到天花板,连一杯咖啡都能卖出节日溢价。

即使今年国庆,很多酒店收客不及预期,依然让众多消费者吐槽贵、住不起,这背后是其实是亘古不变的供需曲线假期过于集中导致需求扎堆爆发,服务质量跟不上,体验自然打折。

事实上,携程董事局主席梁建章等业内专家学者,早在几年之前就频繁呼吁推广中小学春秋假,认为这项改革不仅对旅游行业有重大利好,也会对中国家庭的时间安排、亲子教育、代际关系产生深远影响。

与此同时,他们也在呼吁春秋假不能只放孩子,还要同步推动更灵活的年假制度,让家长也能休。

梁建章等人看来,对企业而言,实施员工带薪假期制度不会严重妨碍运营,对学生而言,一到两周的休假也不会耽误学生的学习进度,并且现有的寒暑假制度在时间上也不甚合理。

这套逻辑其实很完整,甚至可以说非常理想。

给了孩子3天假,却不给大人配套安排,3天很可能就是孩子窝在家里刷游戏、看综艺、发呆原本设想的文化旅游、亲子共育、走出课堂,在现实面前全线落空。

政策的初衷是好的,但如果没有配套设计,就容易成为纸上假期。

更现实的问题还在于,放假在一些地方,成为教育焦虑的引爆点。

有朋友告诉我,江苏虽然已经发文鼓励秋假安排,但南京不少学校依旧无动于衷,背后则是教育局接到了大量投诉,而且是来自所谓有身份有背景的家长。

他们的理由听起来也很现实:“家里没人带孩子,这3天耽误了,还考什么985、清华北大?

你可能都听笑了,但教育竞争在内卷到极致的东亚社会,从来没有缓过这口气。

当假期成了学习的障碍,“多放三天”就可能被视为“落后三天”,政策想要改善生活质量的善意,也难逃功利主义诘问。

所以,很多家长对春秋假出奇愤怒背后反映的是一个结构性问题——

你可以减学生的负担,但你得先减父母的压力。

家长之所以焦虑,是因为他们必须协调工作、孩子、教育进度和生活节奏,任何一个变量的错位,都会带来一连串连锁反应。

如果能做到孩子放得轻松,大人请得从容,春秋假就会从家长口中的假期灾难,顺利化身旅游业和家庭之间的平衡阀。

03

春秋假要真正走进家庭,不仅仅是和家长的年假要协调一致它还需要更多细节的支撑。

比方说,最现实的一点,就是放假信息要大幅提前公布

今年一些地方学校的秋假安排,是在九月中下旬才临时公布家长根本没有准备,旅游产品也来不及对接。

结果本来能错峰的时间,最后还是挤在一起。

假期如果真要成为消费窗口,就必须提前至少半年到一年公布,让家长有余地去调班,让企业有空间去配合,让旅游业者有时间推出匹配的产品。

而春秋假期一旦稳定,酒店、旅行社、景区完全可以提前规划专门的产品。

比如周边两到三天的亲子研学游,或者轻量级的自然体验项目,都非常契合春秋假期的属性。

对酒店业者也一样过去春秋两季的入住率常常冰点,如果能配合假期提供更灵活的套餐,比如带娃家庭房、亲子活动、短途游联动,完全可以把冷清的大厅点亮。

酒店亲子做披萨活动/旅界实拍

说白了,很多家庭其实并不想在春秋假远赴外地,只想带孩子到近郊走一走如果文旅企业能把产品打磨得更接地气,春秋假就能迅速变成淡季的流量入口。

还有一点更关键。

各地没必要一窝蜂放假,只是把春秋假简单地叠加在国庆和五一之前那样效果有限,反而可能制造新的出行高峰。

真正有效的错峰,是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差异化安排有人在九月放,有人在十一月放,学生分批走出校门,旅游市场才会真正均衡。

家长的另一个担心是乱收费。

这几年,补课、托管、社会实践活动常常夹带着收费争议假期一旦变成新的收费窗口,家长的支持度会迅速下降。

其实解决办法很简单,把选择权留给家庭。

家长忙不过来,可以把孩子交给托管家长有精力,可以自己安排出行关键是要坚决禁止假放假、真补课。

今年春天,杭州市教育局办公室就发布过一个明确的通知里面写得很细:

春秋假托管不收取托管服务费,学校组织开展春秋游或其他社会实践活动的,收费按有关规定执行而学生用餐据实收费,收费标准应公示并事先告知家长,相关减免按政策规定执行,严禁学校利用春秋假违规乱收费。

这样的规则若能落实,家长的信任感自然会提升。

春秋假就像一块拼图,教育、企业、家庭、文旅行业,每一方都要把自己那一角补齐。

当假期可以提前公布,乱收费被严格禁止,文旅产品跟上脚步,春秋假才会从争议里走出来,变成一场真正的全民假期。

上一篇:676分上北大考古系的钟芳蓉,有新消息!
下一篇:青春正好!中国移动明星来电校园行圆满收官​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