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戏份被删
9月18日,电影《缉D风暴》出品人“卡妈”向媒体确认:
谢孟伟在片中的戏份将被拿掉,其参与拍摄的镜头必须重拍。
这意味着,谢孟伟在该部电影中被“除名”,还拖累了搭档演员和整个剧组。
原本寄予厚望的缉D题材大片,或因为他的失误,
将被迫追加投入,增加了重拍成本。
二、事件回溯:警服直播惹祸上身
事情要从9月17号说起。
云南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公安局发布通报:
谢孟伟因在电影拍摄间隙,身着带有明显警用标志的服装进行直播带货,
造成不良社会影响,被依法处以行政拘留7日。
他触碰了《人民警察法》第三十六条,属于明确禁止的行为;
在社会层面,他更是伤害了公众对“警察形象”的信任。
三、新华社怒批:警服不是流量道具
官方的处罚之外,新华社还在第一时间发声,评论标题直言:
“警服不是流量道具,道歉不能让此事画上句号。”
这堪称给谢孟伟“定性”。
在权威媒体的眼里,这不仅仅是一次失误,而是挑战了社会认知底线。
舆论瞬间沸腾,网友感叹:
童年小英雄,怎么会堕落到这种地步?
四、账号确认封禁,直播生涯按下暂停键
随着舆情升级,视频平台迅速做出处理,谢孟伟的账号已被正式封禁。
这也就意味着,他赖以谋生的直播带货渠道短暂被切断,但也不排除永久封号。
据悉,此前,他在短视频平台的广告报价高达25万一条,近30天涨粉超过2万。
如今,这些或都将成为过眼云烟。
从此以后,观众再也看不到他在直播间里叫卖的身影。
律师陈平凡认为:
“所谓‘劣迹艺人’,一般是指吸D、PC这些严重违法行为。
谢孟伟的事虽然违法,但还没到那个级别,不会被彻底封杀。”
不过他也提醒,影视公司会为了避风险,可能不再找他合作。
换句话说,官方没全面封杀,但资本会主动远离。
结果很可能就是:即便他能继续直播,也很难再接到像样的影视资源。
而从电影《缉D风暴》对其除名来看,已经证实这一观点。
五、资本方“瑟瑟发抖”,未播作品岌岌可危
比账号封禁更让人紧张的,是谢孟伟还有一堆未播电影。
《隐秘世界》(2025):投资约2亿的缉毒题材大片,由林德禄执导,韩庚、王千源等主演。
《"骑"逢对手》(2025):动作喜剧。
《底线之上》(2025):犯罪题材影片。
《火线出击》(2026):预计2026年上映。
这些作品原本是谢孟伟的“翻身机会”,
可如今,因为“刑拘事件”,投资方担心票房受影响,不排除会采取删减戏份、换角甚至撤档的操作。
资本方此刻只能“瑟瑟发抖”。
社交平台上,网友的声音几乎一边倒。
有人怒斥:“这种人就该永久封杀!”
也有人唏嘘:“小时候的嘎子哥那么勇敢,没想到现实里却把自己演成了反面教材。”
这种“滤镜破碎”的心理落差,正是谢孟伟最大的败笔。
他失去的不只是平台账号,还有观众最宝贵的信任。
六、童年英雄,现实反面教材
回头看谢孟伟的职业轨迹,他并非第一次因带货“翻车”。
2020年,他就曾因售卖疑似假酒被质疑,早已伤过观众的心。
2020 年12月15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在全国直播电商专项整治通报中,直接点名批评谢孟伟,
明确指出他售卖的茅台和五粮液均为贴牌假货,所谓 "授权文件" 也系伪造。
经历假酒风波后,谢孟伟的直播事业并未收敛,反而越发急功近利。
2023年初,他再次因一款手机产品引发热议。
当时他宣称某款手机原价 8999 元,直播间特价 1999 元,但网友很快发现同款手机在其他平台仅售 1880 元。
更具戏剧性的是,当时同为演员的潘长江特意连线谢孟伟,
语重心长地劝诫:"直播带货水太深,这里面的门道你把握不住,还是踏踏实实演戏吧。"
这番 "前辈对后辈" 的谆谆教诲,一度被网友赞为娱乐圈的正能量。
可令人讽刺的是,没过多久潘长江便 "打脸" 自己,不仅亲自下场直播卖酒,还因虚假宣传被网友质疑。
"潘嘎之交" 由此成为讽刺娱乐圈乱象的网络热词,而谢孟伟也成了这场闹剧中最尴尬的存在。
这一次穿警服带货,被拘留、被封号、被除名,等于是给他职业生涯敲响了丧钟。
童年的嘎子哥是小英雄,现实里的谢孟伟,却成了流量的反面教材。
我的看法
说句实在话,这事闹到现在,其实一点都不意外。
谢孟伟的问题,不是一次直播穿了警服,而是他这些年走偏的路子。
一个童年角色吃了快二十年,观众能买账到什么时候?
本来他完全可以踏踏实实演戏,靠作品证明自己,可他偏要走“带货博眼球”的捷径。
警服不是玩具,更不是拿来赚快钱的噱头。
你拿它当道具,观众心里肯定不舒服。
网友的失望,其实比愤怒更可怕,
因为那意味着你在他们心里已经掉价了。
现在账号封了,戏份被删,资本避嫌,
这些都不是别人针对他,而是自己一步步“作”出来的。
演艺圈能原谅失败,但很难原谅侮辱信任。
嘎子哥的故事,提醒所有人:
别总想着靠捷径翻红,走得快不如走得稳。
#警方通报嘎子哥行拘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