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高管消息群一夜未停 H-1B新规让美企慌了白宫找补

9月19日,特朗普政府宣布自9月21日起对H-1B签证申请人征收10万美元费用。这一消息立刻引发连锁反应,美国科技巨头和签证持有人在周末加紧应对,在截至日前造成全美范围的焦虑与混乱。

H-1B签证是美国企业雇佣海外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渠道,尤其被硅谷科技公司依赖。此前申请费约为1000美元,新规骤然提高至10万美元,相当于暴涨百倍。

据央视新闻报道,特朗普在签署公告时称这项政策“实际上给了企业雇美国人的动力”。此前,美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声称费用“按年计算”,但白宫新闻秘书卡罗琳·莱维特随后澄清,这是一次性收费,仅适用于新申请,不涉及续签或现有签证持有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特朗普签署公告(资料图)

美科技巨头紧急行动

业内担忧人才流失

然而,澄清并未完全打消人们的疑虑。为应对可能的冲击,亚马逊、Alphabet(谷歌母公司)、微软等科技巨头纷纷提醒H-1B签证持有人近期不要离境,并敦促身在海外的员工在周六尽快返美,否则可能面临入境受阻。摩根大通也向员工发出类似通知。企业担心,一旦政策落实,将需要为大量签证员工承担巨额费用。

一些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紧急分工,梳理员工名单,确认人员位置,必要时协助订票。与此同时,移民律师们向企业和签证持有人发出通知,试图解答疑问,但往往也难以给出确切答案。科技服务公司高知特甚至敦促所有身在美国境外的H-1B员工立即返美,以免受到新规影响。微软则提醒员工,“如果你持H-1B身份并在美国境内,应尽量留在美国,近期不要随意离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微软公司总部 图据视觉中国

对此,谷歌和微软拒绝置评,亚马逊、Meta、苹果和沃尔玛也未作回应。高盛则在一份内部备忘录中表示,已与律师合作研究政策细节,并将在有更多信息时及时与员工沟通。高知特发言人则称,公司近年来已减少对签证的依赖,并加大本地招聘。

与此同时,行业组织也对新规的潜在影响表示担忧。美国商会称,正与政府沟通以评估政策影响,担心给雇员、家庭和企业带来冲击。科技产业联盟“进步商会”负责人亚当·科瓦切维奇则担心,新规会迫使企业重新审视对H-1B项目的依赖,从而影响美国在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吸纳顶尖人才的能力。他警告说:“这就像绑着一只手去打AI战。”

乱象蔓延:

有人被叫出会议室直奔机场

政策混乱的余波迅速扩散,普通签证持有人和他们的家庭首当其冲。美国移民律师希芭·安弗尔透露,有客户正在国际水域的游轮上,另一些则为能否及时买到返美机票而焦虑不安。她说:“有的人甚至完全出于无奈,考虑先飞去关岛或夏威夷,因为临时找到直飞美国的国际航班并不容易。”

社交媒体上也充斥着“出行混乱”的描述,一些人称自己被临时叫出会议室后直接被送往机场。部分旅客尝试经由阿布扎比转机,以便在抵达美国前完成入境手续;也有人选择取消行程。

曾在硅谷企业担任人力主管的诺兰·丘奇表示,大家眼下都陷入了手忙脚乱的应对之中。他说,自己与其他公司高管的消息群一夜未停。许多人虽然早已预料到政策可能会有变动,但极短的回美时间窗口仍带来了巨大的后勤挑战。

他强调,这并不是夸张,他们只是想确保家庭不会被拆散。丘奇现为猎头顾问,他提到一名业内人士甚至给每位人力资源员工分配了数十名H-1B员工,要求他们密集发信息确认行踪。如果有人在境外,公司会“不惜一切代价”把他们带回美国。

部分美国网友恶意抢票

阻止印度员工返美

此外,据环球时报援引印媒报道称,一些美国网民在论坛上号召恶意预订从印度飞往美国的航班,利用平台15分钟的锁票规则,企图阻止印度籍H-1B员工返美。他们抱怨外籍劳工“抢走美国人的岗位”,甚至晒出截图炫耀占票百余张。消息传出后,印度飞美国的机票价格迅速飙升,令本就紧张的航班市场更加混乱。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H-1B员工表示,他的签证还需几周才会生效。即便白宫的澄清让他稍感宽慰,他仍不敢冒险离开美国去探望在印度患有心脏病的母亲,因为一旦出现紧急情况,他可能不得不在多年努力建立的职业与家庭责任之间做出艰难选择。

据环球时报援引《今日印度》21日报道称美国网民这一举动是在“针对H-1B签证持有者中占比最高的印度人”,并斥责此举扰乱了印度人的出行。据《印度快报》报道,2022年10月至2023年9月期间,美国H-1B项目签发的近40万张签证中,72%发给了印度公民。

移民专家警告,这一举措可能只是开始。美国移民律师史蒂文森直言:“我们认为,这只是政府攻击H-1B项目的第一步。”

相关新闻

特朗普扔出H-1B“炸弹”:企业急拦员工出境

当地时间19日,白宫发布的一则关于H-1B签证公告震动了各大企业和留学生群体。

公告的核心大意在于,雇主在为一个在美国境外的外籍人士提交H-1B申请之前,必须获得并保留证明他们已支付10万美元的文件,否则将无法入境。

第一财经从多家美国高校、科技大厂员工处了解到,公司人力资源(HR)部门在美国当地时间19日22:00点后给员工发送了紧急邮件,要求国际员工不要离境美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司给员工发送了紧急邮件

“H-1B旅行禁令”

某美国高校员工对第一财经称,HR在邮件中表示:“今晚早些时候,白宫发布了一项总统公告,限制H-1B雇员入境美国。我们正在认真审阅,并等待进一步的官方指引。一家知名律所提出了以下建议:目前,我们强烈建议H-1B签证持有人不要离开美国。一旦出境,可能会严重影响你再次申请签证以及重新入境美国的能力。如果你目前在美国境外,并持有H-1B签证,我们强烈建议你务必在2025年9月21日(星期日)午夜之前返回美国。一旦有进一步的指导意见,我们将提供更多详细信息。”

此外,某科技大厂的员工也对第一财经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并称其公司HR也在当晚9点左右向员工发送了邮件,要求H-1B签证持有人不要离开美国。

长期以来,H-1B系统饱受争议,有些雇主用外籍员工取代美国员工,尤其是低薪或中低薪的技术岗位,压低工资,降低成本。有分析认为,针对境外申请者可以直接控制“新入境”劳动力流入,而不会影响美国境内已经工作的H-1B员工。

但是,众多已在美国境内工作的H-1B签证持有者也惴惴不安。一位H-1B签证持有者对第一财经称:“这实际上就是‘H-1B旅行禁令’。如果签证持有者离开美国后再次入境时,大概率每次每人也需要雇主支付10万美元。中国人的H-1B签证是一年过期一次,如果你一直在美国境内待着不出去,那就不需要从境外进入美国,雇主也不需要支付10万美元,但若要旅行、出差或探亲,则每年需要重新签证,入境时则必须支付10万美元。”

在美国工作的华人和留学生群体瞬间炸开了锅。一位回国探亲的网友表示:“已经紧急改签了今日的航班,希望能赶上10万美元生效前的最后一班飞美国的直飞航班。”

由于事发突然,更有网友表示:“先订一班飞往夏威夷的航班,尽快赶回美国境内后再想办法转机。”数据显示,若从上海飞往美国,最近的美国属地州就是夏威夷。

第一财经记者也观察到,就在短短的几小时,原本仅四五千元价格段的9月20日从上海到夏威夷(檀香山)航班价格已经涨了好几千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机票价格

据记者了解,理论上来说,根据目前的公告,若不支付10万美元,且不说美国境外的H-1B签证的新申请者,即使持有H-1B签证的回国探亲者可能无法入境美国。同时,10万美元一般需要由雇主支付,而非个人。但由于公告的发布尤为突然,且细节仍待解读,当前美国的用人单位并来不及对此进行反应。

有可能被驳回?

业内人士表示,特朗普政府此前就计划取消H-1B签证抽签制度,采用基于工资水平的筛选流程。新制度将在签证筛选过程中优先考虑薪资较高的工作机会。之所以H-1B签证多次成为特朗普任下的“牺牲品”,原因之一可能在于H-1B签证持有者并不具有投票权,因此也不会对选举构成影响。在“美国优先”的主张下,打击H-1B签证或被部分共和党的支持者视为一种积极举措。

H-1B签证是美国非移民工作签证,允许美国雇主聘请特定专业领域的外国员工,通常要求申请人具备至少学士学位或同等学历。通常初次获批3年,可续签一次(总共最长6年)。如果申请绿卡,可以进一步延长。获得H-1B签证的前提必须是找到愿意为员工担保的公司或机构,个人不能自行申请。雇主需要向美国移民局(USCIS)递交H-1B申请,但这只是开始,因为需求远远超过配额大多数申请要先通过年度H-1B抽签,每年配额约85000个,签证获批后,前往使领馆申请签证并入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特朗普讲话画面

H-1B的“主力军”高度集中在少数国家和地区,尤其是IT行业人才输出国。其中,印度占绝对大头,占比70%-75%(主要是软件工程师、程序员、IT咨询师);其次是中国,占比10%-15%,主要在科研、金融、教育和部分IT领域;其他则包括:加拿大、韩国、菲律宾、英国等。根据USCIS数据,印度和中国申请人几乎占了90%以上的H-1B签证。

有移民律师对第一财经表示,该公告也可能很快会被驳回。

原因在于,根据现行《移民与国籍法》(INA),美国移民局和国土安全部(DHS)有权通过法规程序来设定和调整移民申请费用。历史上,H-1B的费用包括基本申请费、ACWIA培训费、反欺诈费,以及部分雇主需缴纳的额外附加费,总体在几千美元的量级。收取10万美元的申请费将是一个数量级上的巨大飞跃,远超“成本回收”逻辑,更像是“限制性”政策。总统确实可以通过行政令要求DHS/USCIS调整政策,但费用的制定必须经过《行政程序法》(APA) 规定的规则制定流程。如果单纯通过行政令直接规定收取10万美元申请费,极可能会被质疑为 超越法定授权。

上一篇:卡塔尔"生气":以色列先道歉 我们再调解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