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赛季欧冠后期,不少球迷预想中的决赛对阵就是巴萨vs巴黎。没想到国米老枪杆最后的子弹打出最强音,代价是耗尽了之后的全部心力。而到了今天,这组对决终于上演,我们看到的却是一场……比惨大会。
巴萨折了绝对主力霍安和拉菲尼亚、重要轮换加维和费尔明,轮休的莱万和刚伤愈的巴尔德也没进首发。三线残血的巴黎还要更惨,后防没有马基,中场维蒂尼亚带伤出战、内维斯临时退出,锋线更是登贝莱、K77和杜埃缺了一整排。
那么问题来了,半血对决要怎么打?
一般情况下,有这么两种思路。方案A:开嗜血拿防换攻,反正守也守不住,赌的就是先把对面血条打空。方案B:能稳一点是一点,反正赛季这才刚开始,减少消耗可能比一两个积分更重要。
但是吧,双方教练一个姓弗一个姓恩,俩里克是什么性子咱都懂。摊开手掌对答案,必然是你A过来我也A过去。
意图更明显的还是巴萨这边。因为首发名单一公布,最让人惊讶的肯定是中卫明明能用滕森和阿劳霍,派出的却是库巴西搭档埃里克-加西亚。众所周知,加西亚这哥们的小身板打边卫勉强够用,打中卫一向是对抗吃亏、速度吃亏甚至灵活性也能一起吃亏。但既然弗里克敢这么用,自然有他的道理。
这个道理可能大概也许是:既然你三叉戟全都不在,那我干脆两个都上出球中卫,把主要战区尽可能地往前推。
开场表现迅速证明了这一点。两个中卫和佩德里、德容组成快速传递四边形,4231里的前场四人组则立刻展开高位逼抢,直接把控球率拉到了接近70%,同时把巴黎的传球成功率压到了80%以下。
主攻点肯定还是亚马尔这一边。面对曾经的苦主门德斯,他开场的表现欲望尤其强烈,有马赛回旋过人,也有外脚背精妙直塞。只可惜,过掉门将已经是费兰的极限。
而巴黎在这些数据上的窘迫,高度具象化在拖后组织核心维蒂尼亚一个人的身上。
一方面,他自己带着伤状态很慢热,无论是拿球对抗后的下一个动作,还是传球前的提前观察都比平时慢上不止一拍。尤其和佩德里什么混沌局面都能把球摘出来相比,上半场的风评仿佛一夜回到了MMN时代。
另一方面,周围也是真找不到人传。老搭档内维斯平时能提供防守硬度和当个副核,但这场上不了。顶替的埃梅里开赛以来一直像还在过暑假,还老追着鲁伊斯一起冲到前卫线。再加上边卫俩超跑习惯性踩着油门就往前,维蒂尼亚带着带着,就会有一种拔剑四顾心茫然的凄凉感。
转身推进吧,既不是个人专长,身体也不在最佳状态;就地找人传吧,靠得近的只有俩中卫,回传过去又将引来巴萨高压;横传转移吧,山高水长路途遥远,半路截胡就是丢球。
亚马尔拦截,佩德里分边,拉什福德在所有人都以为会兜射的位置不停球斜塞,费兰标志性地先错过两次得分机会,再收获一个进球。
至此,弗里克抢开局的战术安排无疑是成功的,也能让人理解为什么没有首发他觉得出球不够好的滕森或阿劳霍。但熬过了这段开局,接下来就进入了恩里克临场应变的表演时间。
大概从比赛25分钟左右开始,巴黎无论在阵地战还是转换进攻里都直接切换了另一套思路。中心思想基本可以概括为:中场拼不过?没人规定踢球必须拼中场吧?有种边路来单挑啊。
首先,鲁伊斯和埃梅里之中至少保证一个人不前插,随时等候在维蒂尼亚第一时间能看到的侧后方。看上去只是增加了一个小小的接球点,其实大大填补了整个中后场出球的安全感。
其次,球控稳之后,一有机会果断往边路扔长传。这些长传分成两种,一种是直接挑过巴萨边后卫的身后,让巴尔科拉或者姆巴耶拼速度;另一种是先让门德斯或者阿什拉夫往回收一点,再远程启动接飞盘,反正让20米也能跑得赢。
这下,变成巴萨在局部战役里落于下风了,而且远不止是一个点。
进攻方面,拉什福德保持着相当让人惊喜的战意和冲击力,基本上还能把阿什拉夫往后压一压。反而是另一边的亚马尔肉眼可见的体能出现了问题,静止状态下的起速不像开场那么有爆发力,这就给了门德斯大胆撒欢的勇气。
防守方面,客观的人员特点也好、主观的战术倾向也罢,总之他们目前完全打不了低位。两个边后卫明明不以速度见长,却还是频繁往前压迫,身后不是交给德容或者这一侧中卫补防,就是又把越位线变成了生命线。
可是吧,人家本来就让你先跑再反超,哪来什么越位线呢?于是,当球穿越孔德传到身后,去补防姆巴耶的是加西亚,但他没那个转身速度再追回来。补加西亚位置面对门德斯长驱直入的是德容,但他这个上抢充满技术型中场风范。最后,库巴西再次暴露喜欢铲截球、下地却又不够快的弱点,马尤卢笑纳大礼扳平比分。
当双方带着各自的优势与劣势、以及1-1的平局进入中场休息时,他们的球迷展开了一番“别开生面”的线上对决。激情派在争论佩德里是不是完爆维蒂尼亚,欣赏派在感慨亚马尔和门德斯有点像是卧龙凤雏(三国版),创新派却在强调赫拉德-马丁和姆巴耶才是卧龙凤雏(西虹版)。
“马丁是巴萨后防最稳一环?那是因为你们不看法甲,不知道姆巴耶比70%的法甲边锋都菜。”
“你们才是不看西甲吧?不知道马丁连西甲80%的边锋都防不住吗?”
争谁的长板更长见多了,看到这种互相攀比谁的短板更短,竟有了一种久违的清新脱俗感。
然而好景不长,马丁同志下半场就没什么好日子过了。其实在上半场末段,恩里克已经把巴尔科拉和姆巴耶换了个边,下半场干脆就没再换回去。与此同时,两支球队的血条差距越拉越大,巴萨在局面上一步步走向了全面被动。
中路进攻迟迟不见起色,奥尔莫和费兰总是以一个踢墙式配合开启你的期待,接着送上一个撞墙的标准结局。在边路,亚马尔作为强侧主攻点开始隐身很要命,因为你不能持续给到门德斯和阿什拉夫压力,这两个体能怪就会在后期给对方准备更大的压力。
更要命的是,全队在体能和对抗劣势下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传球失误。上半场,巴萨的控球率和传球成功率分别是57%和90%,下半场变成了36%和80%,鲜明对比一目了然。
当然,这也和换人有一些关系。弗里克的调整基本是以对位为主,但换下还有余力的拉什福德、留着没突破能力的费兰拉边,赛后肯定会引起一些争议。至于佩德里被换下真的没办法,连续打满又来了好几次硬碰硬,生产队的驴也该有权利享受国家假期。
而在恩里克这边,暗藏花样那就更多了。换上卢卡斯和拉莫斯,让前者在进攻时留后形成三中卫,后者顶在中锋给三小当肉盾,变阵4231把左路的门德斯往前推。再上李刚仁和恩贾恩图,实际阵型又变得更像双前锋,释放的是阿什拉夫的右路空间。
都说巴黎囤着四边锋,结果登贝莱、杜埃和K77不在,门德斯和阿什拉夫两翼齐飞还是四边锋……这谁能顶得住啊?
于是,佩德里下场后的十来分钟,巴萨踢得本来就乱,还被冲得越来越乱。到了最后阶段,整体阵型已经变成了一个非常离谱的小圈,两边完全白给,最后一根稻草又成了越位线。然而,还在加速冲刺的阿什拉夫接到斜传并不越位,送出完美弧线横传也不越位,拉莫斯上演绝杀。
就这样,恩里克带队回到巴塞罗那,顺便以残阵拿走了三分。赛后他的发言就很能概括比赛里发生了什么,比如说到中场时:“很难阻止佩德里,对我来说他和维蒂尼亚就是世界最顶级球员中的两个人。”而说到边路时:“在我看来,门德斯和阿什拉夫就是世一边卫组合。当你像我们一样站位激进,还有两名速度都巨快的球员时,你就能冷静地准备比赛。”
足球就是这么好玩,都说得中场者得天下,恩里克却在这场比赛给出了另一个答案。当然,考虑到恩叔的车库里有着这么两辆全球顶级跑车……这答案别人想抄都抄不来。
作者:羽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