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豆农急寻其他市场,但发现加起来都不够中国的零头…

【文/观察者网 阮佳琪】

由于美国总统特朗普滥征关税,近30年来,中国进口商首次没有在秋季美国大豆收获季下单采购,转而从南美采购大豆。然而,相较于中国这一全球长期最大的大豆进口市场,美国大豆的其他替代出口市场规模微不足道,根本无法填补中国订单流失留下的空缺。

据路透社3日报道,陷入绝境的美国农民、相关行业组织和特朗普政府正试图向世界各处寻找替代市场,包括尼日利亚、越南、孟加拉国等原本并非美国大豆主要买家的国家。但数据与采访都显示,目前这些努力仍然无法弥补美国失去中国这一大豆最大买家所造成的损失。与此同时,经济压力已蔓延至拖拉机制造商及其他农业相关企业。

芝加哥市场研究公司Zaner Ag Hedge的首席市场策略师特德·塞弗里德(Ted Seifried)指出,去年中国采购量占美国大豆出口总量的约45%,且通常会在10月初前敲定年度所需美国大豆的40%左右。

但美国政府最新数据显示,在秋收开始前的1至7月,美国对中国大豆出口量同比下降39%,降至590万吨;出口额的降幅更大,达51%,降至25亿美元。这导致美国农户损失了数十亿美元的潜在营收。

同期,美国对孟加拉国大豆出口量大幅增加,略超40万吨,但这仅为中国常规需求的一小部分。尽管对越南、埃及、泰国和马来西亚的出口有所增长,但美国大豆总出口量较上年仍下降8%,降至1890万吨。

作为美国最大的大豆生产与出口州,伊利诺伊州的大豆产业危机尤为突出。

据伊利诺伊大学估算,经过数月的播种、施肥和喷洒除草剂等工作,该州种植者今年平均每英亩面临高达64美元的损失,这在一定程度上源于大豆价格低迷与出口疲软。

49岁的农民瑞安·弗里德斯(Ryan Frieders)在该州沃特曼市经营农场,他此前已按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预售了部分预期收成,但剩余的大部分大豆则不得不存入粮仓。

今年2月,在美国大豆出口协会的赞助下,弗里德斯曾与行业官员一同前往土耳其和沙特阿拉伯,与当地买家会面并考察加工厂。

但在那里,他没有看到转机。

“有人谈论开拓印度、东南亚和北非市场,这些确实是未来的潜在市场,但我们还没有看到一个尚未发掘、能突然发力并取代中国的‘失落市场’。”弗里德斯说。

据报道,今年8月举行的年度活动中,伊利诺伊州接待了来自秘鲁、哥伦比亚、尼加拉瓜、萨尔瓦多、墨西哥和多米尼加的农产品买家,组织他们参观农场及粮食处理设施。

但美国数据显示,截至7月,美国今年尚未向秘鲁、尼日利亚出口大豆,对尼加拉瓜和萨尔瓦多的出口量微乎其微,对墨西哥的出口基本持平,对多米尼加的出口则有所下降。

美国大豆出口协会的首席执行官苏健(Jim Sutter)早前透露,为了拓宽客户群体,他已前往日本和印度尼西亚开拓新市场。但他也坦言,“中国市场规模太大,想要一夜之间找到替代者绝非易事。”

为安抚农民情绪,今年9月,美国农业部长罗林斯曾在社交媒体上宣称,中国台湾地区已承诺未来四年将采购价值100亿美元的美国大豆、玉米、小麦和牛肉等农产品。

她称这一承诺将“改变游戏规则”,但这种说法很快遭到批评,被指存在误导性,这种口头承诺并不等同于采购量的实际增加。

美国大豆协会数据显示,过去5年,中国平均进口了全球大豆贸易供应量的61%,超过世界其他地区的总和。

与特朗普上一次引发的贸易战期间一样,如今中国的大豆采购转向了南美。

更让美国农民感到“背刺”的是,被特朗普视作“盟友”的阿根廷米莱政府,突然取消大豆出口税抢夺市场;与此同时,特朗普政府还打算出手救助阿根廷金融市场。

“这种挫败感简直无法形容”,39岁的肯塔基州农户、美国大豆协会主席凯莱布·拉格兰德(Caleb Ragland)痛心疾首。

雪上加霜的是,大豆种植收入下滑已经对美国农村地区的其他领域产生连锁影响。全球农业机械巨头凯斯纽荷兰工业集团(CNH)表示,在截至6月30日的六个月里,其农业业务净销售额同比下降20%。

8月在伊利诺伊州迪凯特市参加“农业进步展”活动时,该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格里特·马克思(Gerrit Marx)直言不讳,“只有当中国真正开始下单时,好消息才会到来。”

迪凯特市曾因发达的大豆加工业被称为“世界大豆之都”。全球最大农业生产、加工及制造公司之一的阿彻丹尼尔斯米德兰公司(ADM),其北美总部便设在此处。

在农业进步展上,当被问到“新的世界大豆之都在哪里”时,迪凯特市市长朱莉·摩尔·沃尔夫(Julie Moore Wolfe)压低声音回答,“可能是巴西了。”

当地时间10月2日,美媒《华尔街日报》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鉴于美国农业部门警告大范围关税政策将引发经济负面影响,特朗普正考虑向美国农民提供100亿美元或更高额度的援助。

这些人士透露称,特朗普及其团队正考虑将关税收入作为援助资金的主要来源,且援助资金或于未来数月内开始发放。一名政府高级官员还称,相关讨论主要围绕100亿至140亿美元的援助规模展开,这笔资金大概率将用于帮扶大豆种植户及农业经济领域的其他群体。

该官员表示,目前相关商议仍在进行中,尚未达成任何最终定论。他还强调,如果中美达成大豆采购协议,特朗普对农民援助计划的考量可能会发生变化。

同日,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节目中也提到,政府或于下周二(2日)宣布针对农民的新支持措施。但上述官员称,这一时间安排可能延后,且政府停摆或使相关计划的推进变得复杂。

节目上,贝森特还放风炒作称,中美将于10月下旬在APEC期间举行会晤,并预测中美下一轮贸易谈判将取得“相当大的突破”。他还宣称,在此基础上,中美可以开始讨论包括农产品采购在内的相关事宜。

对此,我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曾在9月22日回应指出,元首外交对中美关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战略引领作用,中美两国元首保持着密切的沟通和交往。

郭嘉昆称:“关于你提到的具体问题,中美双方正在沟通之中,我目前没有可以提供的信息。”

至于中美经贸磋商是否会讨论大豆,郭嘉昆则在9月23日的记者会上表示,具体问题建议向中方的主管部门进行了解。“我要强调的是,关税战、贸易战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双方应该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础之上协商解决有关问题。”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上一篇:英国威廉王子首次公开谈论凯特王妃患癌:重要的是互相陪伴
下一篇:马斯克晒特斯拉人形机器人练功夫:对每个招式精准应对、逐招反击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