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从体验滑冰快乐开始” 业内专家解析北京市花滑锦标赛价值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年北京市花样滑冰锦标赛于10月7日成功举办。作为本次赛事的直播解说嘉宾,来自北京世纪星滑冰俱乐部高级教练员王宇指出,本届赛事对青少年组别技术体系进行了系统性升级,有助于选手提高整体水平。前国家队双人滑名将金杨,作为参赛选手的教练,也对本次赛事给予高度评价。

两位业内专家一致认为,本项赛事将成为青少年选手进阶国内外大赛的重要跳板。

专业级硬件赋能技术突破

赛事场馆建设获得专家组高度认可。王宇详细分析了冰场的技术参数:“零下3至4摄氏度的恒温控制配合专业浇冰工艺,使冰面硬度与回弹性能完全达到ISU认证标准。特别是30米×60米的标准场地,为选手展现动作幅度与滑行速度提供了理想空间。”

场馆的声光系统同样体现专业匠心:采用分区控制的灯光既确保选手视觉舒适度又满足转播需求,而经过声学优化的音响系统则实现了选手精准听音与观众沉浸体验的平衡。

他认为,北京市花样滑冰锦标赛紧跟国际滑联的最新竞赛规程,可以让青少年选手无缝衔接国际赛事的规则体系。“新规则要求选手在节目中完整呈现6种跳跃动作,并鼓励创新连跳组合,这种设计有效打破了过往偏科训练导致的表演同质化现象。特别能帮助小运动员完善技术环节,补足短板,打好基础,而不是为了在年轻时追求成绩,只练自己擅长的方面。”

此外,王宇还对赛事的服务体系给予高度评价。对比历届变化时,他强调:"国际标准的打分系统到专业的办赛及赛事服务,每个细节都体现出主办方“尊重选手、高标准办赛”的理念。这种对标国际顶级赛事服务标准的态度,显著提升了参赛者的归属感与竞技状态。"

赛事驱动年轻选手训练革新

前双人滑世界冠军金杨,本次比赛作为朝阳区代表队参赛。运动员时期,金杨经历过跌宕起伏却始终热情不退,他与搭档彭程曾在平昌冬奥会短节目中出现重大失误,仅排名第17位,但这份挫折最终化作了在北京冬奥会上的绽放。2022年2月19日晚,电影《夜宴》的主题曲奏响首都体育馆。中国双人滑组合彭程/金杨在冰上演绎了“用所有报答爱”,借此完成了职业生涯的突破。

此后,金杨从运动员转型成为教练员,带着自己的徒弟方佳祺南征北战。他结合带队实践高度评价了北京市花样滑冰锦标赛:“高规格赛事形成的'比赛-训练-提升'闭环,使队员方佳祺在三个月内完成了两周跳稳定性的突破。”他特别指出赛事对人才梯队的建设价值:“当青少年选手亲眼见证师兄师姐的赛场高水平表现时,那种具象化的职业憧憬比任何说教都更具激励效果。”

业内专家们一致认为,北京市花样滑冰锦标赛已形成“规则前瞻性、设施专业性、服务人文性”三位一体的成熟模式。王宇建议加强裁判员培训以推动规则普及,金杨则展望通过增设群众组别扩大参与基数:“当更多孩子从体验滑冰的快乐开始,最终站在专业赛场上时,中国花样滑冰的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实现。”

来源:京报体育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