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智商税」收割了多少想暴富的县城青年 来源:凤凰网
“奶茶界真正的新皇”、“小甜水界的*真神”、“联动界最高的山和最长的河”,你以为这是喜茶或蜜雪冰城的新头衔?
不,网友把这些金光闪闪的称号,慷慨地送给了一个你大概率没听过的品牌:哪吒仙饮。
但可别以为网友是在夸他,其实这全是带着调侃的黑色幽默。
要是你刚好在这家店打工,大概率还会被“灵魂补刀:“这员工也太精明了,专门挑一个没活的店,往那一坐刷一天视频工资就到手了”。
在网友眼中,这家敢和蜜雪冰城正面硬刚、中门对狙的品牌,Bug实在太多了。
名字上明晃晃蹭《哪吒之魔童降世》的IP流量,“仙饮”还被网友调侃是借用了电影里哪吒撒尿给仙人喝的桥段。
而哪吒仙饮背后的加盟套路,才是真正的“槽点富矿”。
社交平台上找蜜雪冰城的加盟方式→被招商忽悠说这是蜜雪冰城的子品牌,自带流量 buff→脑子一热签了合同。
结果选址直接踩大坑,要么人流量少得可怜,要么周边全是奶茶卷王→开业后营业额低迷到怀疑人生,一天卖的钱还不够付房租水电→最后只能含泪关店。
01
现实中谁不想来杯哪吒仙饮?
哪吒仙饮的门店出现在短视频里,评论区没有好奇,而是齐刷刷开启“预言家模式”。
“三个月后,那就好好告个别吧。”
这句毕业歌词,被网友用作预言新品牌短命的标配评价。
但老板偏不认怂,倔强回应每一条调侃。
这波直接点燃了网友的“反串之魂”,一场全网狂欢的反向安利大戏正式上演!
各路网友纷纷化身戏精本精,花式“吹捧”不带重样。
“沪上阿姨,古茗,茶百道,雪王,瑞幸,霸王茶姬这些我不爱喝,我就爱整点哪吒仙饮。”
更绝的是,老板居然还真信了这波“彩虹屁”,甚至认真回应“感谢喜爱”,直接把网友的整活热情推向高潮。
而流传最广的梗莫过于:“网上口嗨就算了,现实中谁不想来一杯哪吒仙饮”。
还有在海外的游子,回家*件事不是见爸妈,而是要喝哪吒仙饮。
甚至有人编出离谱传言,哪吒仙饮有“脑控小学生”的超能力。
“只要在学校旁开店,就能让熊孩子们集体对着家长喊“妈妈我就要喝哪吒仙饮”。
如果老板抱怨撑不下去,网友立马开启“鼓励式捧杀”。
“可惜了,明天公司团建还说一起去喝哪吒仙饮的”。
前脚还喊着要关门的老板,立即回复有多少人?
还有人赶紧“暖心鼓励”:“千万别放弃啊 谁刚开始创业就一帆风顺的,不都是慢慢做大做强的吗?”
甚至有网友开始了画大饼模式, “可口可乐*年也才卖了 25瓶、“哪吒仙饮就是十年前的蜜雪冰城”。
核心就一个:让老板坚持下去。
没有人在意它是否真的好喝,所有人都在参与一场解构式狂欢。
他们用浮夸的文案、反讽地祝福,把它捧成“奶茶界顶流”。
而越是离谱,越容易复制传播,最终形成玩梗的规模效应。
哪吒仙饮,就这样在群嘲中“黑红”出圈。
02
背后公司注销了?
热度起来后,更多“黑料”被扒了个底朝天,甚至传出“它背后的公司,早就注销了?”
一看天眼查,传言可并非空穴来风。
一家名叫“哪吒仙饮(山东)饮品集团有限公司”的企业,早在2024年12月就悄悄注销,彻底“肉身成灰”。
但有意思的是,这家公司的母公司,竟是一家名叫“济南坤祥新材料有限公司”的企业,业务跟饮料食品八竿子打不着。
而现在扛起招商加盟大旗的,摇身一变,成了“杭州风火轮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目前还看不出这家“风火轮”和前面两家有什么明面关联,但它自己也浑身是戏。
要做加盟的品牌,没官网也就算了。
天眼查显示,2024年公司社保缴纳人数为0。
相当于一家“幽灵公司”,全员空气上班?
更离谱的是它的“变脸”操作。
2025年6月,原股东“浙江鹏展文化创意有限公司”突然退出,换成个人股东黄汉国100%持股。
7月,公司名字也从“杭州勇慧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改成如今带点神话味的“杭州风火轮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就在这一连串密集变更后不久,这家公司突然高调宣布拿到1000万天使轮融资,号称要全力投入产品研发和全国扩张。
可博主实地探访其杭州总部门店时,却发现店铺早已关门大吉。
店长解释称:“一天能卖六七千,是商场不让打招牌才停业。”
商场方的回应却直接打脸:“他们根本没正经做生意,就是拉加盟商来看店的,所以被我们清退了。”
热闹是网友的,而加盟商的日子,却是实打实的艰难。
11月初,一位加盟商连线博主“勇哥餐饮创业说”求助提升营业额。
这位自称家里做外贸的“富二代”开口就说,自己开店半个月,一天能卖1300多。
乍听还行,可仔细一问才发现全靠营销硬撑着。
第二杯半价还送刮刮乐,活动一停,营业额瞬间归零,一天卖不出几杯。
而加盟成本却高得离谱。
加盟费13.8万、设备费3万多、首批物料6万多,不算房租装修,前期投入就超过20万。
最戏剧的是,他本来是冲着蜜雪冰城去的。
结果官网找不到、电话打不通,最后在社交平台联系上一位“招商”,对方称蜜雪难加盟,但有个“蜜雪子品牌”超靠谱。
有人跑去杭州尝下口味觉得还行,就这么稀里糊涂签了约。
有意思的是,当“勇哥”建议他可以起诉追回费用,并换个靠谱品牌时,这小伙却表示“不怨别人,不想要钱”,气得这位见多识广的“闭店仙人”在直播间直扇自己。
而且小伙还放话:“越不被看好,我越要做好!”,还要给员工每人挣一辆帕拉梅拉。
另一位大姐也遭遇类似套路,听信“与哪吒IP深度绑定”的话术,前后投入40万,结果总部选的店位于一座废弃商场,日营业额只有三四百元。
03
低门槛暴富梦,藏着快招公司的镰刀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这用来形容那些被快招加盟品牌“割韭菜”的创业者,再贴切不过。
按照勇哥直播时的说法,这不过是最常见的“快招”套路。
很多快招公司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好好做品牌,整套操作就是场精心设计的诈骗剧本。
先随便攒个“伪品牌”,名字蹭热点、包装抄爆款,既没有特许经营许可,供应链更是“东拼西凑”。
再通过伪造豪华办公场地、虚假荣誉证书造势,甚至连招商时展示的试吃样品,都可能是从其他正规品牌购买的“道具”。
最后联合招商团队,用“最后几个名额”“知名品牌子品牌” 等话术制造紧迫感,诱导创业者火速交定金。
更狠的是,招商方和经营方早就“分家”。
创业者交的加盟费,大多被双方直接瓜分,压根没投入品牌运营。
等开店才发现,物料价格比市场价高两三倍,选址偏僻得连路人都绕着走,想维权时,所谓的“总部”要么失联,要么早就注销公司跑路了。
而创业者的认知缺口,正好给了骗局可乘之机。
这些 “伪品牌”招商时,把扶持政策吹得天花乱坠。
“专业选址老师实地考察,锁定黄金铺位”“全套装修设计 +手把手技术培训”“全年促销方案 +新媒体营销指导”“成熟物流体系,原料配送零烦恼”……
这些话术精准戳中了没餐饮经验的县城青年,“就算是行业小白,也能轻松开店躺赚”。
可等交了钱才知道,这些诱人承诺全是空头支票,能兑现的连十分之一都没有。
一边是快招公司的 “低门槛诱惑”,一边是正规连锁品牌的 “高门槛筛选”。
蜜雪冰城、古茗等头部品牌,加盟费动辄几十万,还对加盟商的资金实力、运营能力层层把关,热门区域更是要排队等名额。
不少被正规品牌拒之门外的创业者,看着快招公司 “零门槛、高回报”的宣传,瞬间动了心。
他们不知道加盟前要查特许经营资质,不懂辨别宣传里的猫儿腻,轻易就信了“低投入高回报”的美丽谎言,最后沦为快招骗局的“待割韭菜”。
其实新茶饮的风口或许真的还在,但没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那些想靠“低门槛”分一杯羹的人,*被收割的很可能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