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拂校研课忙 晨光执笔赋新章 ——沣东九小第三周“一课一研”活动

九月的风,吹走夏日的浮躁,也吹醒教研的新征程。站在学期起点,西咸新区沣东第九小学深知每一次教学探索都关乎学生的成长。本期内容聚焦核心素养落地、跨学科教学融合,用详实的策略、温暖的教育故事,为老师们搭建交流的桥梁,伴您以更从容的姿态,开启新学期的教学之旅。

教师授课

宋建利老师讲的是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搭石》第二课时,宋老师紧紧围绕单元阅读策略: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渗透语文要素: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以课后习题为核心,贯穿全文,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合作探究,抓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情感,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板书图文并茂,学生参与度高

曾江红老师的《灵敏素质与体能》一课以趣味游戏为核心,将灵敏训练融入“障碍接力”“反应摸物”等活动,学生在跑跳躲闪中提升协调性与反应速度,同步通过小组挑战强化体能。课程特点是“学练玩融合”,兼顾个体差异,让每位学生都能获得成就感。

惠红老师的《语文园地一》课程十分精彩,尽显扎实教学功底与优秀课堂把控力。导入环节结合单元课文带学生回顾内容,快速营造学习氛围;“交流平台”围绕语文要素引导学生交流,借梅兰竹菊深入探讨思维方法;“词句段运用”以漓江水例句分析排比句特点,再通过拓展练习与仿写帮助学生掌握技巧。

娄麟媛老师的《夜间飞行的秘密》第一课时,夯实基础,启思探究。通过“系(jì/ xì)”等多音字辨析、“蝙蝠、雷达”等生词关联讲解,结合“开火车读生字”的趣味形式,让字词学习扎实又高效。以“根据题目质疑”为切入点,鼓励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后,从“文章内容”“段落划分”两个维度思考,逐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开启探究之旅。

穆洁洁老师的《夜间飞行的秘密》第二课时,深度研讨,迁移拓展。引导学生从“内容、写法、启示”多维度提问,通过“小组分享—划去相似问题—组内讨论解决”的流程,教会学生如何精准、多元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梳理问题后,聚焦“夜间飞行的秘密”核心,从“内容理解—写法赏析(如设问、关联词语的作用)—生活启示”逐步深入,让学生吃透文本。

三年级的韩鸽鸽老师带来《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课文教学课。课堂上,韩老师紧扣单元语文要素,通过“联系上下文推测”“找近义词替换”“结合生活经验解读”等方法,带领学生剖析“凌乱”“明朗”等重点词语。同学们主动参与互动探究,既体会到课文中秋日水泥道的美,也熟练掌握了理解难懂词语的实用方法。

蔺诗云老师的《秋天的雨》课文教学课。课堂上,蔺老师以秋雨的独特魅力为引,通过“品读文本细节”“联想生活体验”等方式,带领学生感受秋雨带来的色彩与气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激发对自然的热爱。同学们积极动手制作“秋日明信片”,既体会了秋雨的魔力,也将课堂所学转化为生动的创意作品。

王浩田老师本周执教六年级一班科学公开课《生物的遗传》。课程以“为什么我们和家人长得像”这一问题开启,引导学生探寻生命传递的奥秘。王老师借助丰富的图文资料、生动的动画演示,将遗传的基本原理、特征传递等知识清晰呈现,还组织小组交流,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外形、性格特点等方面的相似与不同。

高晗悦老师课上以提高阅读速度和人文感知为核心目标。先指导学生用“连词成句读”、“不回读”等方法默读课文,重点分析“走搭石”场景,结合词句品析乡亲们的谦让与敬老,最后借“搭石联结情感”升华主题,请学生联系生活畅谈身边“美”,大家发言踊跃,有效达成语文素养与人文情怀的培养目标。

曹乐老师讲授的《Unit 1 Making friends》一课,课堂设计有趣,环节完整。课程围绕单元主题,通过情境模拟、小组互动等环节,迅速调动起学生的参与热情,培养孩子的情感目标。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经历造句,不仅让学生扎实掌握了语言知识,更有效锻炼了语言运用与逻辑表达能力。

李艺璇老师开展《去外婆家》第二课时教学,通过初读寻“趣”、细读品“趣”,结合小组讨论与角色扮演,带学生挖掘文本中自然之趣与亲情,助力学生读懂课文、体悟美好情感。

何婵老师在《去外婆家》第一课时教学中,以“谈话和视频”的方式巧妙导入,先和学生聊起乡村生活的经历,再播放视频,自然链接课文场景,带领孩子们走进乡村世界。课堂上,她聚焦生字教学,细致讲解识字方法与词语含义,还通过生动描述让同学们切实感受乡村生活的乐趣,充分调动了学习热情。

王萍老师教授三年级数学《过河》第2课时,课程以“秋游乘车”情境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先算剩余人数,再算小车数量”的解题逻辑。通过分步列式到综合算式的探究,引出小括号,讲解其改变运算顺序的作用,让学生掌握带小括号的两步运算规则。随后通过基础、提升、拓展三层练习巩固知识,最后梳理知识脉络,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冯薪蓉老师教授《铅笔有多长》一课,以西安古都文化引入,融合文化与数学,激发学生兴趣。其中分米和毫米感知环节,通过学生动手测量、结合生活观察及同桌交流,帮助学生建立单位认知、积累量感,落实核心素养。

石丹老师《认识抽象画》一课,将引领学生踏入神秘而自由的抽象艺术世界。课堂上,先通过经典抽象画作赏析,让学生直观感受抽象画独特的形式与色彩魅力。接着深入剖析创作手法,如点线面的运用、色彩的情感表达等。本节课旨在打破学生对具象绘画的依赖,激发创新思维,让他们在抽象艺术的海洋中,感受无拘无束的创作乐趣,提升艺术感知与创造力。

何泽远老师本周在五年级二班执教公开课《热传导》。课程从生活现象切入,引导学生观察热在不同物体中的传递情况,通过有趣的实验互动,激发探究热情。实验探究环节何老师巧妙演示,把热传导的原理、影响因素等知识融入生动讲解,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动手验证。锻炼了学生科学思维与实践能力,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毛贝儿老师四年级三班音乐课《小螺号》生动有趣。课程以歌曲旋律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感受音乐节奏与海岛风情,通过趣味律动激发学习热情。毛老师专业示范,将乐理知识、演唱技巧融入情景教学,鼓励学生大胆发声、情感表达。

王雅君老师讲的《轴对称再认识(一)》,紧扣单元核心素养:探索图形对称特征,渗透 “观察操作理解轴对称意义” 的教学要素。以生活对称现象导入,借折纸、画图引导学生自探互究,抓关键操作发现轴对称特征,思路清晰。板书简洁直观,配图形图示,学生参与度高,高效达成教学目标。

教学教研

秋光正好,教研的脚步从不停歇。每一份教学干货的背后,都藏着对教育的热爱;每一次思路的碰撞,都能点亮教学的方向。九月已至,未来可期,大家将继续深耕教研。

(景翠)

原标题:清风拂校研课忙 晨光执笔赋新章 ——沣东九小第三周“一课一研”活动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上一篇:梁鹤年谈“城市人”与人本主义的探寻
下一篇:沣东新城第一幼儿园第九届家委会、膳食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