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一种专门“偷袭”低龄儿童的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
已提前来袭
记者
从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了解到
近期呼吸科病房里阳性率首位的
就是呼吸道合胞病毒
肺炎患儿中最小的才1个多月
上周
出生1个多月的小宝开始咳嗽
且喝奶时憋气明显、呼吸十分急促
家长立即带她就医
经检查
小宝呼吸道合胞病毒检测呈阳性
且已有肺炎
上周日,小宝被转诊至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感染科救治
目前病情已好转
孩子家长说:就以为是平常感冒,但没想到会这么严重。
同样,近半个月
宁波各家医院的儿科
多了不少呼吸道感染的小患儿
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最为突出
患儿年龄主要集中在3岁以下
医生在门诊中
刚满5个月的瑶瑶(化名)因为高烧3天被父母送到宁波大学附属人民医院(鄞州人民医院)儿科就诊。“昨天开始咳嗽一下子变得很频繁,特别是喝奶的时候喘得厉害。”瑶瑶妈妈满脸焦虑。
儿科主任吴波英查体后发现宝宝精神萎靡,肺部有明显干湿啰音。经检查,瑶瑶的呼吸道合胞病毒检测呈阳性,且已有肺炎,被立即收治入院。经过对症治疗,目前病情明显好转。
“近半个月来,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的婴幼儿明显增多。有发热咳嗽症状来就诊的门诊婴幼儿中该病毒阳性率超过60%,病房里收治患儿中该病毒阳性率占1/3,排名第一。”吴波英说。
初期症状难以辨别
容易进攻肺部
怎么两三天的工夫,一下子就变肺炎,严重到要住院?瑶瑶父母对此感到十分困惑。
吴波英解释,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初期的症状非常不典型,主要表现为流鼻涕、鼻塞、咳嗽、打喷嚏或发烧,这些症状与普通感冒、流感、鼻病毒等多种呼吸道病毒感染高度重叠,难以辨别。
与普通感冒病毒主要攻击上呼吸道不同,呼吸道合胞病毒有一个狡猾的“招牌动作”——向肺部进军。它特别容易向下呼吸道侵袭,引起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当病毒到达宝宝脆弱的细支气管时,会引起炎症、水肿和分泌物增多,导致管腔变窄甚至堵塞。这时,就会出现喘息、呼吸急促,甚至呼吸困难,导致喂养困难、精神萎靡、口唇发绀等。
从目前来看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的孩子大多为轻症,一般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1到2周内可痊愈。
不过,6月龄以内早产儿、免疫力较弱的少部分患儿,感染后更容易出现中重度症状。严重时还可导致肺炎、呼吸衰竭、脑炎等疾病,甚至死亡。
专家介绍,本轮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从立秋后病例开始增多,开学近两周有持续小幅上升态势。往年,它的流行期从10月中旬开始,今年流行期有较明显提前。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感染传染科副主任曾玫介绍:如果9月就出现RSV(呼吸道合胞病毒)这样一个明显的活动的话,预计今年RSV(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流行周期可能会比较长。
传染性强!是流感的2.5倍!
近期不少家长在社交平台
分享了孩子因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
而出现中重度症状的经历
有孩子因此住进ICU
有家长甚至还签了“病危通知书”
还有网友表示
身体养了一年多才恢复,
也有人留下了后遗症
专家介绍,呼吸道合胞病毒具有可反复感染、传染性强的特点,它的传播力约为流感的2.5倍。
该病毒潜伏期通常为2~8天,向体外排毒可以持续1~3周,全人群易感,高危人群主要为5岁以下儿童、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下人群。
除了呼吸系统疾病,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可导致其他系统病变,例如心肌损伤、右心功能不全、致死性间质性心肌炎、严重心律失常甚至心力衰竭、癫痫等。
面对当下呼吸道疾病高发的局面,专家表示,很多孩子是感染了呼吸道合胞病毒然后又感染其他病毒,或者有的感染三四种病原的情况也都存在。呼吸道合胞病毒和流感很容易混合感染,病情会加重,应及时就医!
呼吸道合胞病毒和流感病毒一样,通过呼吸道传播,引起发热、咳嗽及鼻塞流涕等呼吸道症状,但也有一些区别,请对照自查!
想要准确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情况的话,常用的检测方法主要有病毒培养、抗原检测、核酸检测3种。
出现以下情况
家长需及时就医!
食欲差、精神萎靡不振或烦躁不安。
呼吸费力、呼吸频率增快、呼吸时鼻翼扇动,肋间肌肉或胸骨上肌肉凹陷,口周颜色发紫。
高烧不退,或者体温短暂正常后再次发烧。
呼吸道合胞病毒可以重复感染,也易发生家庭传播。因此,提前预防、降低感染和发病风险尤为重要!
曹清强调,由于大部分感染病例以病毒感染为主,抗菌药对病毒感染无效。因此,不建议家长盲目过早使用抗菌药物。
目前还没有哪一种抗菌药物对所有病原体都有效,所以一定要遵医嘱用药。
对已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患者,目前还没有特效抗病毒药物,主要是进行对症及支持治疗。可使用3%高渗盐水雾化来改善呼吸道症状;对于发热的孩子,使用退烧药;对于鼻塞流涕明显的孩子,可以通过使用生理盐水清洗鼻腔,来缓解鼻部不适感。
发布于: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