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相亲界也来了“老师”,身高+学历=对的人?

如何找到合适的另一半,永远是困扰人类的一大难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聪明智慧的人们发明了“相亲”这项活动,来帮助人们结识陌生人,创造和那个TA相遇的机会。随着时间推移,这项活动衍生出更多充满活力的形式,包括电视相亲节目、线下公园相亲、网络表格式相亲等。最近占据视线的,是相亲分析。

相亲分析师站在小黑板前,在上面将人的条件一一拆解,发现隐藏在身高、体重、学历、资产和家庭这些普通属性背后的“端倪”。这种择偶方式简单、迅速,充满戏剧感,不少人开始陷入它的狂欢。

收割流量的相亲分析

“这个男人能嫁吗?”视频里的人,在身后白板上列出了某个男人的介绍文字,包括身高、工作、房车条件和家庭组成等,然后提出了这个问题。

之后,他开始逐字逐句地分析这个男人的条件,强调“看一个男人,不要看他说什么,要看他没说什么”,并用红笔在上面重新标画出了重要的隐藏信息。比如,这个男人身高178,但没有说体重,那说明可能比较胖;这个男人是做生意的,那可能经常要喝酒抽烟,还可能事业不成功,欠了很多债。

最后,他得出了终极结论:这个男人,漏洞太多,可能不太能嫁。整个流程,严肃认真,有点像讲师上课,又不失活泼和drama感,像在讲八卦故事。

比起以往的情感婚恋咨询,这种在小黑板上的相亲分析更简单直接,它将一个人的情况拆解为四五条文字,重点不是推销这个人有多么的完美,而是试图找到这些好条件下的潜在风险。乍一看什么都有,其实仔细分析全是bug,这样极具反差感的相亲分析,不仅带给相亲市场人群醍醐灌顶般的快感,还给围观群众制造了源源不断的乐子。不管是有相亲需求,还是正在封心锁爱,大家似乎都对这种爽感十足的拆解分析,上头了。

随着观众们上头,短视频平台涌现出越来越多的相亲分析师。一模一样的小白板,类似的找漏洞式分析,还有那句相同的开场白——这个男人能嫁吗?或者,这个女人能娶吗?

从非诚勿扰式的相亲节目,到王婆说媒的相亲现场,再到相亲分析的小黑板,情感赛道转了很多个弯,期间人们的婚恋观变了又变,但这条路上的流量,似乎总是很拥挤。

简单而粗暴的择偶箴言

在线下某相亲机构做了三年红娘的马达,是跟风群体中的一员。上个月,他开始顺势在自己的短视频账号,发布类似的相亲分析视频。短短一个月,就涨粉15万,视频的点赞量、转发量普遍比之前翻了十倍,这让他体会到了流量的巨大威力。

将小黑板教学式的短视频发到网上后,他收到的正反馈比之前多得多,这让他挺有成就感。

迅速、高效,是这种新型相亲分析的优势。如果说以前的相亲咨询,像一场1000米的长跑比赛,三、五分钟才能决出胜负,这种相亲分析,就是100米短跑,十几秒就有结果了。

短平快的视频易于传播,也很容易挑逗起网友的讨论热情。马达后续开起了直播,每周直播个三四回,在直播间和一些想寻求择偶建议的陌生人连麦聊天。他依然遵循了小黑板式的分析方法,将连麦人的条件,按照身高、体重、学历、收入、家庭、存款、房车等属性一一拆分,然后告诉对方,你能找到什么样的另一半。

比起单纯的视频,这种直播连麦更有互动性,还能让更多网友参与进来。有时候马达会让网友们在评论区里投票:“问问大家,这个人你们愿意嫁/娶吗?”甚至演变成一场线上的相亲大会。

在相亲咨询市场上,马达遇到更多的是女性,占比七成以上,年纪要么是二十岁出头,没有什么经验,希望能获取外界的指导,要么就是三十多岁,往往因为情感经历不顺怀疑自己的择偶经验与标准。

很多人都对另一半

充满不切实际的

幻想

马达说,“霸道总裁爱上我”的梦幻愿景很少在现实中发生。“不少女生觉得自己有资格找到条件相当的男性”,但说实话,这比较难。不少男性面对情感,其实是交易的态度,他会觉得每一段关系都是博弈,有互助互利和价值交换。

而有相亲需求的男性,大多年龄偏大,在自身硬件上有缺憾,“要么是身高,要么是颜值,要么是钱财。”这也印证了相亲分析里最常提到的问题,如果男人只提身高没提体重,那有相当大的概率,是为了隐藏“肥胖”的事实,而工作和家产上的含糊其辞,背后也可能有巨大的漏洞。这些推断,常常有现实依据。

在做相亲分析视频之后,马达在评论区和私信栏都接到不少咨询,其中不乏奇特与不可思议的案例,他也会在里面挑一些典型的,做成下一个短视频的素材。

但马达从中真实获得的利益其实很少。“虽然流量大,但更多人还是在看个笑话。”常出现在评论区的话——“你们的嘴里,就没有能嫁的人”,似乎是这场网络相亲狂欢的缩影。

情感的赛道 很拥挤

作为第一波吃到红利的相亲分析师发现,光出小黑板系列是不赚钱的,咨询和课程是情感赛道的主要变现方式。他将受众定位女性群体,因为她们分享欲更强,付费意愿也更大。

马达也亲身体会到了这一点,他的顾客中女性占多数,付费也比男性积极得多,在这条情感变现的赛道上,瞄准女性群体,显然更加有利可图,但他不想加剧这样的情况。

我很痛恨肥皂剧,它们展现了太多不现实的爱情。消费主义也是,容易洗脑和控制别人。

马达一直免费直播连麦,他觉得自己还没有能力在直播上赚钱,唯一的变现渠道,是他线下的付费咨询,而流量巨大的相亲分析视频,并没有给他带来显著增加的客源。

马达认为,人们关注简单粗暴的相亲分析,更多是在看乐子。对咨询的那方来说,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复杂。

最近在找对象的小慧,确定工作之后,接到了不少家乡人的介绍。而在接触了解一些男性后,小慧觉得,光分析条件有什么用,还没有线下见一面实在。

看了最近爆火的小黑板拆解分析,小慧觉得不少内容有些极端。“相亲分析师好像是在否定一切,或许有夸大的成分。”这种观点在网络上也得到了一些支持,不少人认为婚恋本身是没有定义标准的,这样分析很难反应真实的情况。更何况,相亲分析可以收割流量,不少相亲分析师为了变现,会特意大搞噱头,可能还会编造奇葩案例,给人造成误导。

不过很多人还是觉得,这种分析可以为择偶提供有效的建议,就像提供了一套解题的方法。它可以告诉大家,在找寻另一半时,需要格外注意什么,需要审破哪些隐藏的“谎言”。这些技巧,很容易让网友激发讨论的热情,毕竟两性关系和婚恋,永远有架可以吵。

非诚勿扰的恋爱节目、上海人民广场的拥挤相亲角、声势浩大的王婆说媒、层出不穷的小黑板相亲分析视频,都体现着现代人对于婚恋话题的巨大热情。在情感这条赛道上,挤破头的不止有更新迭代的各式红娘,还有无数渴望婚恋关系的普通人。

你认为相亲导师是“真帮忙”,还是“假噱头”?

发布于:北京

上一篇:史铁生:生命需要被欣赏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