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 “丰收” 就等于 “活命”?
在旧中国的江南水乡,稻穗压弯了腰,农民的腰却被生活压断!茅盾先生的《秋收》,就像一把带刺的镰刀,剖开了 “丰收成灾” 的残酷真相 ——勤劳致富,在那个年代,竟是最讽刺的笑话!
读完这本书,我攥紧了拳头,眼眶发酸!原来我们祖辈的苦难,比课本里写的,痛千倍万倍!
一、春蚕刚凉透心,秋收又泼一盆冰
老通宝一家的日子,是从春蚕的破碎开始的!
作为江南水乡的佃农,他一辈子信奉 “勤劳能救穷”!春天里,一家老小起早贪黑养蚕,桑叶上的露水混着汗水,盼着茧子丰收能还清欠债!
可谁能想到,蚕茧丰收了,茧厂却因战乱关了门!收茧的人没等来,催债的差役倒踏破了门槛!老通宝摇着船,把上好的茧子贱卖到无锡,除去路费,连买桑叶的债都还不清!春蚕丰收,反而欠了新债,这荒唐的结局,像一记耳光,扇碎了他的希望!
病了一个多月,老通宝没吃一粒药,靠着一身 “愈穷愈硬朗” 的筋骨硬挺过来!一家人靠着南瓜、芋头,在饥饿边缘熬了一个半月!他以为,只要熬过春天,秋天的稻谷总能给条活路!
可他不知道,命运的屠刀,早已架在了秋收的田埂上!旧中国的农民,就像风中的稻穗,再饱满,也逃不过被碾压的命!
二、抗旱、抢肥、斗蝗虫,终究斗不过命
为了秋收,老通宝拼了!
大儿子阿四从米店借了三斗米,要还五斗糙米,只为赌一把稻田的收成!老通宝强迫阿四种水稻,还咬牙借了一张豆饼当肥料!可天不遂人愿,干旱像张火网,把水田烤得裂开了缝!
村里人都租洋车抽水,老通宝却抱着 “等别人试了再用” 的老观念,硬生生错过了最佳时机!最后只能又借八块钱,才把水田灌满!稻子刚缓过劲,又耷拉着脑袋,阿四和小儿子多多头不顾他反对,用肥田粉救回了稻苗!
你看,他们跟天斗,跟地斗,跟自己的老观念斗!甚至当蝗虫遮天蔽日而来时,全村人点燃篝火,映红了半个夜空!爆裂的虫尸像雨点坠落,带着焦糊的苦香,这哪里是灭蝗,分明是农民在喊着 “我要活” 的怒吼!
他们拼尽了力气,把汗水、血水都洒进了田里,终于盼来了稻穗饱满,可现实却给了最狠的一击!
三、稻子熟了,米价崩了,丰收成了催命符
稻浪翻滚,丰收在望,老通宝的眼里刚燃起光,就被米价暴跌浇得透凉!
临近收稻时,一担糙米只卖两元九角,白米也才三元六角!他算来算去,就算把所有稻谷都卖掉,不仅还不清欠债,一家人冬天的口粮都没着落!
“丰收了,反而要饿死?” 老通宝想不通!他一辈子恪守 “节气规矩”,信奉 “种田还债” 的老话,可到头来,勤劳换不来活命的粮,汗水浇不开希望的花!
催债的人天天上门,算盘声比田鸡更聒噪,唾沫星子喷在老通宝脸上,骂他 “穷鬼还敢欠债”!他看着满仓的稻谷,又看着饿得面黄肌瘦的孙子小宝,突然觉得胸口发闷,一口老血差点喷出来!
原来 “米贱伤农” 不是一句空话,是旧中国农民用命写的血泪史!叶圣陶先生的《多收了三五斗》写过这样的绝境,茅盾的《秋收》更狠,它让你看到,就算你赢了天灾,也赢不了人祸,赢不了吃人的世道!
四、从 “认命” 到 “怒吼”,农民的觉醒藏在星火里
老通宝的绝望,是旧时代农民的缩影 —— 保守、固执,把希望寄托在 “老天爷” 和 “勤勤恳恳” 上,直到死,才看清世道的真面目!
而他的小儿子多多头,却走出了不一样的路!
当老通宝还在幻想 “种田还债” 时,多多头已经看清:“光靠种地,饿死也还不清债!” 他跟着陆福庆,带领村民去镇上 “吃大户、抢米囤”,用最原始的方式,反抗地主和米店老板的盘剥!
政府派出军警携枪镇压,抢米风潮渐渐平息,可多多头眼里的火,却没灭!他不顾老通宝的反对,用肥田粉救稻苗,用实际行动打破 “老规矩”;他看着父亲被债务压垮,更坚定了 “不能认命” 的念头!
老通宝断气前,终于承认:“多多头是对的!” 这句话,是一个老人最后的醒悟,更是旧时代的崩塌信号!农民的觉醒,从来不是凭空而来,是被饥饿逼的,被压迫激的,被一次次的失望熬出来的!
多多头在田埂尽头点燃的旱烟,暗夜里一闪一闪,像不肯熄灭的星火!那星火里,藏着反抗的力量,藏着新世界的希望!
五、《秋收》不止是故事,是历史的警钟
为什么我们现在还要读《秋收》?
因为它不是一本过时的小说,是一面照妖镜,照出了旧中国的黑暗,更照出了我们当下安稳生活的珍贵!
茅盾的笔是冷的,冷得像浸过霜的犁铧,他剖开 “丰收神话” 的糖衣,露出发霉的稻粒;可他的笔又是热的,热得像农民点燃的篝火,在烂泥深处,让我们看见挣扎的根须仍在蔓延!
相较于鲁迅对农民 “精神麻木” 的批判,茅盾在《秋收》里告诉我们:农民不是天生的 “顺民”,当压迫超过极限,当希望彻底破灭,他们会站起来,用最朴素的方式,反抗吃人的世道!
《秋收》的悲剧,不是某一个人的悲剧,是整个旧中国农村的悲剧,是殖民经济和封建压迫下,农民逃不掉的宿命!那些看似 “偶然” 的天灾人祸,背后是必然的结构性困境 —— 你种的粮,你说了不算;你的命,你说了也不算!
六、结尾:珍惜当下的每一口粮,不忘祖辈的血泪
合上书,江南水乡的稻浪仿佛在眼前翻滚,老通宝的叹息、多多头的怒吼、村民们抢米时的呐喊,交织在一起,震得人心头发疼!
我们这代人,从来没体会过 “丰收却饿肚子” 的绝望,从来没经历过 “勤劳却活不下去” 的荒唐!我们吃着香喷喷的米饭,抱怨 “伙食不好”;我们住着温暖的房子,吐槽 “压力太大”,却忘了,我们现在的每一份安稳,都是祖辈用血泪换来的!
老通宝们没等到的好日子,我们过上了;多多头们点燃的星火,燎原成了今天的光明!所谓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我们熬过了苦难;所谓安居乐业,不过是我们生在了一个 “勤劳能致富” 的时代!
《秋收》这本书,值得每一个中国人读一读!它会让你明白,粮食不是凭空来的,安稳不是天生的,我们今天拥有的一切,都藏着祖辈的挣扎与坚守!
下次吃饭时,别浪费一粒米;遇到困难时,别轻易放弃!想想老通宝们在绝境中仍不低头的倔强,想想多多头们在黑暗中点燃的星火,你就会知道:比起祖辈,我们的那点挫折,算得了什么?
愿我们永远铭记《秋收》里的血泪,珍惜当下的每一寸光阴,活成祖辈们当年渴望却没能活成的样子!
发布于: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