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一定年纪才发现:好好说话,最养家

心理学家约翰·戈特曼曾做一个实验。

让夫妻俩走进实验室,针对一个存在分歧的问题进行15分钟的讨论,从而预测他们未来6年内是否会离婚。

神奇的是,他们预测的准确率高达90%。

通过综合3000多对夫妻的实验数据他发现:未来离婚与不离婚的家庭,最大的差别在于沟通方式不同。

前者大多以批评、蔑视等方式彼此攻击,后者则会在意见不合时主动降低语速,好好说话。

年轻时,我们总以为在外披星戴月地奔波就足以为家人筑起风雨不侵的铠甲。后来才懂得,日常的温言软语,才是守护一个家真正的暖流。

言语里的温度,决定了家的四季。

学会把最温柔的话说给最爱的家人听,是聪明人的养家之道。

01

  • 好好说话,养和气。

都说家是港湾,基于这种心态,很多人习惯于把在外无法消解的坏情绪带回家。

但其实,家除了是避风港,更是一个流动的能量场。

动辄在家大呼小叫,发泄脾气,只会造成情绪污染,让身处其间的每个成员深受其害。

心理学家胡慎之的父亲性格暴躁,工作中稍有不如意,回家就开始宣泄。

胡慎之但凡调皮犯了点错,一定逃不过父亲的严厉训斥和体罚。

这样的环境,对胡慎之的成长造成了巨大创伤。

他一度患上了抑郁症,甚至想过自杀轻生,好在后来接触了心理学,才走出阴影。

而他的母亲,终其一生都深陷在消极与内耗的泥潭中。

有句广为流传的话,生动地道出了家庭幸福的准则:感情是基石,尊重是屋顶,沟通是窗户。

一个缺乏良性沟通的家庭,就好比失去流动的空气,长此以往,再深的感情也会被消磨殆尽。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说,越是亲近的人,越要好好说活。

你给我温情,我还你安宁,一家人和气相处,才能把家变成滋养的暖巢。

美国畅销书作家乔恩·戈登曾经因为工作繁忙,习惯性忽略家人的感受。

就连妻子身体不舒服向他倾诉,他也是冷漠回应:“你必须自己振作起来,我帮不了你。”

毫无温情的交流,让两人的感情降至冰点。

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他开始做出改变,每天提醒自己保持耐心,多给妻子以安慰和支持。

渐渐地,夫妻关系得到了修复,家庭也重新充满了欢声笑语。

人到了一定年龄,谁都免不了要在职场中奔波劳碌,冲锋陷阵。

但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更需要保护好家庭这片净土。

在回家之前,丢掉负面的情绪,收起语言的刀子。

让家庭的磁场保持正向,它便会形成和睦友爱的氛围,给予你治愈一切疲惫的力量。

02

  • 好好说话,养家运。

知乎上看过一个提问,探讨不幸的家庭有哪些特点。

有个高赞的回答写道:这些家庭里的相处模式,往往都是指责多过体谅,抱怨多过支持。

小说《围城》中方鸿渐的婚姻就是如此。

他因自身性格软弱,在外找不到称心的工作,便将这股怨气带回家中,时不时挑剔妻子孙柔嘉,指责她不够善解人意。

每次产生冲突他都会捡最恶毒的话说,恨不得把妻子的颜面踩在地上。

起初孙柔嘉还会忍让,后面看方鸿渐对自己毫不讲情分,也就不甘示弱地开始回嘴。

就这样,两人陷入越来越频繁的争吵,甚至大打出手。

最终,失望至极的孙柔嘉选择了离家出走。

随着家庭的分崩离析,方鸿渐的人生也就此跌入低谷。

人到中年,谁家的锅底都有灰。

总以自我为中心,习惯挑剔苛责,只会让整个家庭离心离德,走向衰败。

相处的智慧,贵在懂沟通,知进退,用温柔的提醒代替苛责,用商量的口吻代替命令。

你把家人的感受放在心上,家人自会愿意和携手同行。

陈忠实在成名前,一直靠着微薄的收入养家,日子过得很艰难。

但他在家从不会摆出愁眉苦脸的模样,反而时常说些幽默的话。

他的乐观豁达,潜移默化地感染了妻子和女儿,让整个家庭始终洋溢着对生活的希望。

44岁那年他决定辞去工作,独自到乡下老屋中进行文学创作。

虽然这个决定会给眼下的生活造成困难,但妻子和女儿们都选择无条件地支持。

之后在相互扶持与鼓励的良性循环中,一家人收获到了最丰厚的回报。

陈忠实成功写就小说《白鹿原》,一举成名的同时还拿到了丰厚的稿酬。

正所谓,家安则心定,心定则事顺。

家庭的运势里,藏着每个人的未来走势。

无论在外经历了什么,都不能让自己被坏情绪牵着走。

将冷漠与怨气从家中清出去,让爱与关怀住进来。

当你能坚持和家人好好说话,把家变成福地之时,就是你人生开始顺风顺水之际。

03

  • 好好说话,养家风。

说到一个家庭值得炫耀的东西,可能我们以前想到的答案都是财力、权力、物力之类。

等有了一定阅历后,却会越来越认可一个事实:

恶语相向的家庭里,即使再富足,也只会让人想逃离。

互敬互爱,家风优良的家庭,才真正值得我们驻足留恋。

就像电视剧《父母爱情》里,江德福和安杰所诠释的故事。

两人虽然在家庭出身和性格方面都有差异,婚后却把家庭经营得有声有色。

他们挂在嘴边的口头禅是“咱们家”,遇事习惯坐下来一起想办法。

在孩子的教育上,夫妻俩也是采取规矩与温情并存的方式,不搞所谓的家长权威。

江家每天的餐桌时间,都是一堂充满欢声笑语的“家教课”。

父母的言传身教,给孩子树立好榜样的同时,也凝结成一个家族的精神印记。

江家的五个孩子,后来都各有所成,成长为很有责任担当的人。

《澄怀园语》中有句古话:家庭之间,一言一动,当思为子弟足法。

越是有智慧的人,越重视对家庭语言习惯的培养。

只有好好说话,靠日常交流建立起深厚联结,才能扎稳根基,让家庭这棵大树茁壮成长。

家风,不是挂在墙上的冰冷家训,而是流淌在每日生活里的温暖话语。

真正优质的家庭,都是深谙并能践行这个道理的人。

大事有商量,小事不计较,难事一起扛,在润物细无声中,构筑起一个家最温暖的底色。

有了这份庇护在,又何愁人生不能枝繁叶茂,家族不能源远流长?

沟通中有个“55-38-7定律”。

即沟通的效果55%取决于态度,38%取决于讲话时的语气和口吻,7%才是说话的内容。

很多时候,你说了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让别人感受到了什么。

人到中年,越是生活风雨如晦时,越是最为考验我们家庭沟通智慧的时刻。

要时刻提醒自己,家不是情绪的垃圾场,而是讲爱的地方。学会好好沟通,多用暖言善语滋养家人,你会发现:

孩子的开朗、伴侣的体贴、父母的安康,都是对你的温柔最好的回响。

点个赞吧,与朋友们共勉。

发布于:安徽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